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仍在持续上演,以往信奉“他强任他强”的美团,也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外卖补贴大战中。
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发声,称美团应战是为了自保、美团跟得起,而疯涨的订单,并没有多少意义。
他直言,外卖大战肯定是一个非理性的竞争,但美团没有被阿里拿出500亿给吓到,竞争对手赌美团跟不起,但结果是,美团不仅跟得起,还用了比他们少得多的资源在跟。
换言之,美团并非挑起战端的一方,积极应战也是为了自保,但也不怕打。
“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没意义。但是我们等了四五个月,他们的补贴越来越疯狂,设想一下,我跟他们说,你们卷了没有意义,他们不会信,只会觉得你怂了,反而会更来劲。”
“别人用非理性的方式冲击你,你被迫反击。如果在主营业务上我们不参与的话,连转AI的机会也没有了。”
王莆中说,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说打仗没有意义,失败者这么一说是给自己找台阶下而已。“如果我们不打,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失败者。”
他顺道分析了友商的经营状况。
最早搞“0元购”的是饿了么,去年饿了么就天天搞免单,只不过免单成本太高了,最终无法持续。
据其统计,饿了么累计亏损超过1500亿,“今天阿里再投500亿,这就好比打德州已经输三把了,再买一把筹码试一试。”
在过去的两个周六,淘宝联合饿了么宣布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而7月5日、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分别达1.2亿、1.5亿,两次突破历史峰值。但王莆中觉得“订单只是个数字”。
在他看来,订单数和有价值的GTV是两件事情,做订单很容易。以美团的体系能力,如果用对方的方式做补贴,它想做多少单就可以做多少单。
从行业的层面看,整个即时零售的市场总量,从年初的日均1亿单,翻至7月12日的2.5亿单,体量迅速提升,但王莆中却认为,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泡沫。
从上述发言中,王莆中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种置身事内的人间清醒。
事实上,这场外卖战事,早在今年四月,就已在暗中较量。
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信中提到,有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
这一举措,导致了京东外卖近期部分外卖订单延迟。京东亮明了态度,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鼓励大家在各平台自由接单,保障收入最大化。
信中还用了一句话奉劝对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你们好自为之。
身处舆论场,美团发布推文《与其造谣引流,不如兑现承诺》,文中借用了“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几句古诗。
在诗句下方,有一行小字写到“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辨。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辨解释,多受了亏。”
在美团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美团CEO王兴也强调,会非常坚决地反对内卷:不健康的无效“内卷式”竞争,无论对平台还是商家来说,长期都不可持续,对行业有负面影响。
但美团最终还是卷入了这场外卖战事。京东、阿里先后累计宣布为此将投入800亿,美团被迫参战,并将日订单量拉到了历史最高。
7月初,美团还对业务战略进行了调整。在对社区团购业务收缩的同时,它还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收入,为2502.47亿元。其中,配送服务贡献营收便高达980.65亿元,同比增长19.3%,占营收的比例达到了39.19%。
尽管美团透着自信,但在即时零售领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它最大的对手,仍是阿里和京东。
来源:瑞财经
作者:曾树佳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