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至 28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及周边核心展区落幕。作为这场全球科技盛会的焦点之一,九识智能携最新一代无人物流车 Z5-2026 款高调登场,集中展现了其在 L4 级自动驾驶城配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与规模化商业落地进展。
在城配无人车赛道,九识智能的Z5-2026款堪称现象级产品。自亮相以来,它不仅蝉联行业销量榜首,更成为快递、商超、生鲜等领域的“标配”。这款车究竟凭何成为行业“顶流”?从快递网点到生鲜仓库,从社区驿站到乡镇货场,这款无人车的身影正渗透到城市物流的每一个角落。它的成功,既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需求与商业逻辑双重驱动的产物。
技术破局:从“替代人力”到“重构效率”的底层支撑
城配物流长期困于“效率天花板”——人力成本高企、末端配送耗时长、复杂场景适配难。九识智能Z5-2026款通过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度应用,逐一击破这些痛点搭载2个半固态激光雷达、7个环视相机与超长焦镜头,车辆可在城中村窄路、商超卸货区等复杂场景中精准识别行人、占道摊位及其他障碍物,动态规划最优路径。基于2000万公里真实运营数据训练的AI算法,系统可提前预判突发状况。双电机驱动与线控底盘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货箱容积6.5-7.4m³可调,适配快递、生鲜、商超等8大场景。右侧小飞翼门(遮雨)、对开门(叉车装卸)、360°尾门(无障碍取货)的模块化设计,让同一辆车可满足分拣中心、社区驿站、农贸市场等不同需求。
这种技术突破的意义远不止于“无人化替代”。在成都生鲜仓,Z5-2026款通过动态路径规划与温控货箱的配合,将生鲜货物损耗率从8%降至2%;在内蒙古快递网点,车辆夜间装卸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归零。技术正在从“工具”升级为“效率引擎”。
场景革命:从“标准化产品”到“行业专属解决方案”
传统城配车辆常因“功能固化”被诟病,而Z5-2026款以“场景定义产品”理念,重新定义了“一车多用”的可能性。在快递场景中,小飞翼门设计解决社区“最后一百米”投递难题,遮雨棚保护包裹免受雨淋;夜间装卸时,双侧补光灯+高亮标识提升可见性。在商超场景中,对开门货箱无缝对接叉车托盘,装卸时间的缩短。支持生鲜、家电等重型货物混合摆放。在四川大凉山,能直接开进果园,全系标配的尾门设计更是实现了360度无障碍取放货,让"最后一公里"的装卸效率获得革命性提升。
这种场景定义的设计思维,让同一款车型能够灵活适配不同客户的作业场景和流程需求,真正做到了"一车多用"的智能适配。
商业重构:从“成本焦虑”到“价值共生”的生态共赢
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永恒命题下,Z5-2026款通过技术手段将“降本”做到极致,更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生态变革: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显示,Z5-2026款单公里能耗成本降低,人力成本归零,综合成本降幅达62%。本次亮相的Z5-2026款实现了多项突破性升级:更大的货箱容积、更强的载重能力,以及提供两种可选货箱门设计,让客户能够根据实际配送场景选择最适合的配置。这些创新标志着城配无人车正式进入"场景自定义"时代,能够更好地满足物流行业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也充分展现了九识智能在自动驾驶城配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硬件+服务”生态绑定:免费赠送FSD(全自动驾驶)功能试用,客户可先体验后付费;开放API接口,与企业的ERP系统无缝对接,订单、调度、结算全流程数字化。
在这个意义上,Z5-2026款的成功,是技术、场景、商业铁三角的胜利。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城配无人车的标准,更悄然推动着整个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转型。当无人车开始理解行业语言、读懂场景需求时,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