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白酒销量反弹,能否填二季度“坑”?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1w阅读 2025-09-17 08:40

Ai快讯 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报道,经历近三个月向下调整后,白酒流通和销售现回暖迹象,但行业整体仍处深度调整阶段。

8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3%,部分经销商和线下销售终端销售额和出货量环比7月大幅提高,包括贵州茅台等白酒企业8月动销情况也明显回升。业界认为,“中秋 - 国庆”旺季来临以及酒价下探是白酒动销回暖的重要因素。不过,行业整体仍在深度调整,存/缩量博弈状况未变,此次动销改善或是此前消费需求被压制后的反弹,并非市场有真正新增量。

今年白酒半年报显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20家(不包括顺鑫农业)披露半年业绩的白酒上市公司中,6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1家亏损同比收窄,13家业绩“双降”。单季度来看,除珍酒李渡未分季度披露业绩外,今年第二季度大部分酒企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头部酒企如洋河股份持续调整、业绩双位数下跌,古井贡酒从两位数增长转为两位数下滑;准百亿和主流酒企中,今世缘、迎驾贡酒等均呈现双位数下滑。

第二季度业绩下滑是白酒行业从“狂飙”回归“正常”的表现。每年第二季度本是白酒企业的“典型淡季”,但过去几年行业快速发展时,酒企将其作为业绩“冲量”时期。今年白酒深度调整,“淡季效应”回归,渠道高库存使“压货”“提前打款”等措施失灵,部分酒企采取“渠道纾困”策略。同时,5月中旬发布的“禁酒令”影响了公务和部分商务接待用酒场景,引起行业“观望情绪”,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消费场景变化也对酒企业绩产生重要影响,部分酒企提到商务接待场景消失、宴席渠道减少给中高端产品销售带来阻力。

相比第二季度和7月的“冷清”,8月白酒行业销量反弹。多家酒企表示8月动销回暖,贵州茅台称市场终端动销环比6、7月有所回暖,8月底以来至今环比增长显著。部分酒水终端和经销商8月销量大增,次高端和大众价格带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增。8月销量回暖与升学宴、喜宴增加以及“中秋 - 国庆”消费旺季人们宴请和送礼需求大增有关,同时多款酒水价格尤其是高端产品持续下降也是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不过,业界认为本轮反弹难以弥补早前深度调整的“坑”,市场整体或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中秋 - 国庆”旺季主要任务仍是去库存,经销商对提前打款拿货和回款会偏谨慎。

尽管行业回暖属阶段性回调,但白酒板块已反弹一个多月。同花顺白酒指数显示,8月1日至9月16日,板块从约2876点涨至3232.97点,累计涨幅达12.32%,多只白酒成分股大幅上涨。资金对白酒板块的看好被看作出现拐点的信号,但酒业评论人肖竹青认为今年下半年或迎来拐点,中秋、国庆旺季或成为名酒价格筑底反弹的窗口期;酒类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则表示除头部名酒下半年可能筑底弱反弹,整个白酒行业谈论见底“还为时尚早”。开源证券研报认为白酒行业二季度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处于历史估值相对低位。广州一名证券分析人士称,此次白酒股反弹是“牛市”下市场资金情绪带动,不意味着行业景气度恢复。《中国酒类市场景气指数》(试运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景气指数为44.58,行业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下半年白酒行业采取低度化、拥抱即时零售等方式对冲深度调整,成效尚未显现。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今年剩余时间白酒旺季表现及行业应对深度调整的情况。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