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在“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上,爱尔眼科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分享了爱尔眼科的并购实践经验。
爱尔眼科自2009年前后开启并购之路,公司现有约半数医疗机构是通过收购整合而来,且并购标的分布广泛,不仅覆盖国内近30个省区,还涉及海外国际化并购。
吴士君强调,上市公司在并购前要做好基本功,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管理体系和人才梯队,才能实现“连锁复制”。收购时要留足安全边际,避免伤元气。
在选择并购标的和谈判交易定价方面,爱尔眼科坚持立足主业做并购,不对赌、不“闪婚”。筛选标的时,围绕眼科主业,根据自身需求收购,不盲目跟风资本市场概念。考虑到眼科行业人才的核心地位,爱尔眼科不进行“闪婚式”收购,而是在双方深入理解、达成默契后再进行整合。
吴士君指出,2015年资本市场的并购跨界潮,三年后让不少上市公司陷入困境,这给跨界并购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跨界并购需谨慎,要扩展认知边界,爱尔眼科倾向于围绕主业进行可驾驭的业务并购。
在标的项目估值上,爱尔眼科综合运用市场上的多种估值方法,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形成合理估值。并且在战略性收购中,更注重收购后对标的内涵价值的增值成长。爱尔眼科第一次收购时,虽从市盈率角度看估值不低,但完成收购和成功整合后,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推动公司走上收购扩张快车道。面对竞购情况,爱尔眼科只出自己认为值得的价格,不盲目跟风加价。在对赌方面,爱尔眼科收购眼科医院、诊所从不设对赌,认为对赌可能影响双方融合发展,不设对赌有利于全方面整合和提升标的项目。
在海外并购方面,爱尔眼科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按照由近及远的策略,2016年收购中国香港的亚洲医疗集团,深入了解西方医疗行业运行模式;2017年先后收购美国Wang Vision眼科中心、欧洲眼科连锁机构Clínica Baviera;2019年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ISEC Healthcare Ltd.,初步形成跨越亚、美、欧三大洲的网络布局;2024年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进军英国眼科市场。目前,爱尔眼科海外业务收入从1亿多元增长到约2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超10%。
吴士君提醒,海外收购要做好详细全面的尽职调查,考察团队可靠性。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收购,真正的成功在于顺利的整合与一体化。爱尔眼科通过分级连锁一体化、医教研培一体化、激励机制一体化等方式实现整合,收购的标的形成了“优势互补、和而不同”的特色。
吴士君认为,并购是把双刃剑,上市公司要心怀敬畏。真正的收购成功是实现顺利的整合与一体化,这考验收购方的眼光、胸怀和胆略,也需要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双向奔赴。随着各种政策、制度、法规为并购创造条件,上市公司并购热潮涌动,爱尔眼科的并购经验值得借鉴。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