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王敏
历经4年风波,中国恒大迎来了终极审判。
股价停留在0.163港元,联交所决定取消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
8月12日晚,中国恒大公告,公司收到联交所信函,因其未能满足复牌指引,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起暂停买卖,并一直未恢复,联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并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中国恒大表示,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
在公司取消上市地位前,清盘人拟向公司的持份者提供一份报告,概述公司于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的清盘进度。
这也意味着,2009年至2025年,中国恒大近16年的上市之路将正式终结。
目前,中国恒大持股列表里面,主要股东是许家印旗下的两家关联机构,即鑫鑫和均荣,合计持股86.84亿股。此外,还有三名自然人周承炎、何琦、谢红希,总计持有恒大数十万以上的股票。
业内人士表示,对股东和投资者来说,退市后,中国恒大的股票仍然有效,但不会在港交所上市,也不能买卖了。同时,恒大也不再受港交所上市规则的规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中国恒大取消上市地位,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其影响超过企业自身,涉及多个层面。“中长期而言,这一事件将倒逼行业出清、优化资源配置,并有望推动政策从‘救项目’向‘促转型’升级。”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认为,中国恒大退市,机构将更审慎看待有类似流动性和信息披露风险的地产企业,投机性博弈“复牌重生”故事的机会窗口也将缩小。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恒大退市,反映出房地产企业风险正加速出清。
截至停牌前,中国恒大股价报0.163港元/股,总市值为21.52亿港元。
2009年11月5日,中国恒大敲响港交所铜锣,当天以超700亿港元的市值一举成为当时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彼时,它正高速扩张,意图做横跨全球的“宇宙房企”。
到2017年,中国恒大市值达到历史巅峰,约4000亿港元;恒大规模攀到新高,实现总资产17618亿元、核心净利405亿元、销售额超3700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也以2900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2021年,恒大的流动性危机也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9月恒大财富即爆雷,12月即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134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500余天的停牌。
2023年9月,中国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而后不到一年,恒大多名高管也纷纷被罚。
2024年1月,香港高等法院举行中国恒大清盘聆讯,法官现场裁定中国恒大清盘。同日,高等法院任命了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恒大也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盘案件。
在这期间,中国恒大历经8次清盘聆讯,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清盘已超过一年半。
2024年8月,中国恒大公告,向许家印、丁玉梅等7名被告追讨60亿美元股息及酬金,约合人民币4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恒大在此次诉讼中已获颁多项禁制令,限制了许家印、丁玉梅及夏海钧在全球范围内处置、出售或削减其资产的价值,以防止被告方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
今年3月,中国恒大清盘人起诉创始人许家印、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前行政总裁夏海钧及多家相关公司共7名被告。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恒大的总负债2.39万亿元,而总资产只有1.74万亿元,资不抵债。2023年上半年,中国恒大营业收入约为1281.8亿元,净亏损合计392.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约40.47亿元。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恒大此前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是基于规模的持续扩张,这种业绩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负债、高杠杆来实现。
“这种增长模式在市场上升期,企业会吃到不少红利,然而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其内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严跃进表示。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恒大被除牌,并不影响中国恒大境内外债权人行使权利。
“中国恒大被取消上市地位(退市)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债务消灭。如果说有影响,可能会因为取消上市地位而削弱融资能力,加剧经营压力,或触发债权人采取行动处理资产等,可能会间接影响其债务清偿能力及债务处置进程。”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称。
中国恒大退市,对于其楼盘交付有何影响?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相关排序当中,对业主权益的保障会被放在第一位。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