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表现整体强于港股,但是南向资金仍旧保持净流入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已达9403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启动以来(2014/11/17)的年度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从资金动向来看港股科技板块仍旧是资金加仓的重要方向,以恒生行业分类为依据,近一个月港股资讯科技行业位列南向资金净流入的前二。
消息面方面,阿里通义千问推出Qwen-Image-Edit,Qwen-Image的图像编辑版本。Qwen-Image-Edit基于20B的Qwen-Image模型进⼀步训练,成功将Qwen-Image的独特的文本渲染能力延展至图像编辑领域,实现了对图片中文字的精准编辑。此外,Qwen-Image-Edit将输⼊图像同时输⼊到Qwen2.5-VL(实现视觉语义控制)和VAE Encoder(实现视觉外观控制),从而兼具语义与外观的双重编辑能⼒。
国际方面,谷歌发布轻量级模型Gemma 3 270M,具备小体积、强架构、低功耗等优势,适用于离线或基于网页的创意任务。该模型在Pixel 9 Pro手机测试中表现出极致能效,且在IFEval基准测试中性能领先。
行业动态方面,腾讯控股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收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556.2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至914亿元,本土游戏市场凭借《三角洲行动》《无畏契约》《和平精英》等产品的出色表现,收入同比增长17%至404亿元。
甬兴证券指出,腾讯在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提升下,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企业服务收入增速亦有所加快,主要得益于企业客户对AI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此外,公司持续加码AI投入,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这表明腾讯在AI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
华泰证券指出,生成式AI正迈入以AI智能体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软件的价值创造与Token消耗挂钩,Token的生产与半导体、数据中心和能源等物理基础设施产能深度绑定。AI Agent的发展将推动产业价值链重心向底层算力供应商转移,软件商业模式逐渐告别“边际成本为零”的时代。
该机构认为,AI智能体的发展路径将沿着“先2B再2C,最后终端”的轨迹演进,这一趋势将为AI产业链带来结构性变革。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8月19日 11:01,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下修调整,成分股东方甄选涨超11%,迈富时、心动公司等跟涨。跟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71%,第一大权重股快手-W领涨,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跟涨。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旨在反映能通过港股通买卖,业务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聚焦TMT行业,科技属性更加纯正。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中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30%,叠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核心“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科技龙头组。2024年2月以来,点位已创39次新高!
规模方面,Wind数据显示,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规模达32.22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港股通科技ETF近1周份额增长1.20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一键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发展机遇。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