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上半年亏损缩窄,火锅竞争加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069阅读 2025-08-20 09:13

Ai快讯 近日,呷哺呷哺发布业绩预告,预期截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减少约18.9%,预计净亏损在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较去年同期的2.74亿元大幅收窄,降幅达63.2%至70.5%。

实际上,近年来呷哺呷哺持续亏损。2021 - 2024年,其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和4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为47.55亿元,同比减少19.65%。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已超13亿元。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认为,呷哺呷哺亏损主要源于内部问题,团队在判断、执行、运营等方面存在不足。从企业自身看,产品缺乏特色,环境和服务一般,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光顾频次降低。同时,品牌缺乏全渠道宣传,导致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对于2025年上半年亏损缩窄,呷哺呷哺表示,集团持续致力于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依托集采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关闭低效餐厅,新增餐厅聚焦高潜力区域,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呷哺呷哺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经营仍面临挑战,但亏损大幅收窄说明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是降本增效、物流网络优化升级和运营效率提升的结果,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潜力区域也在财务报表上有所体现。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营收减少反映品牌吸引力减弱,但亏损收窄表明企业正朝好的方向发展,关掉低效门店、降价以及通过供应链提效是积极举措。

当前,火锅行业竞争激烈。艾媒咨询报告预计,2025年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689亿元,但菜品和锅底同质化问题突出。头部企业海底捞不断创新,7月开出全国首家“甄选店”进军高端市场,8月全国首家创新概念店营业。

呷哺呷哺也在探索新模式,7月推出“凤还巢”合伙人计划,采用“三方共同持股”模式。目前开业的5家合伙门店已全部盈利,下半年将继续开店。张毅认为该计划有助于吸引和激励人才,激活内部潜能,在门店运营和品牌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李维华指出,此模式虽能回收资金、调动积极性,但单店盈利受多种因素影响,若其他方面未改善仍可能亏损,盈利失败会打击团队。

此外,呷哺呷哺曾推出畅吃卡,却引发诸多投诉,如不同门店优惠叠加程度不同、服务员反复提醒续卡、服务人员操作顾客手机、未说清优惠规则、承诺与实际不符、条件隐蔽等。自2025年7月1日起,集团暂停售卖会员畅吃卡。林岳认为,畅吃卡模式在方案设计和执行上存在不足,不利于促进客户黏性。

对于呷哺呷哺的未来发展,张毅认为其品牌定位模糊,品类老化,需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林岳建议,短期内严格管控预付卡,重建消费者信任;“凤还巢”合伙人计划要验证单店盈利模型后再复制扩张;解决区域失衡问题,提升南方供应链和服务能力,以实现规模和体量增长。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