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中国中铁(601390.SH)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125.0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9%。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8.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每股基本盈利为0.412元。
在业务签约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铁实现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具体来看,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为98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而境外业务则实现了显著增长,新签合同额达到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的未完合同额达到74187.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了7.7%。
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中国中铁在上半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如乐西高速公路、京蔚高速公路等正式通车运营;同时,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海门北站主体工程等重点工程顺利开工。此外,川藏铁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山区铁路悬索桥建设的重大突破。在海外市场,阿根廷马裡亚纳盐湖工厂项目、蓬莱海水淡化项目等一批海外工程竣工并投产使用。
市场经营方面,中国中铁的新签订单呈现回暖态势。上半年,集团抢抓市场机遇,完成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其中,铁路市场同比增长12.4%,在复杂特殊桥梁、大直径盾构隧道等优势领域保持领先。此外,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承揽订单1432.6亿元人民币。海外订单方面,上半年完成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中标了一系列代表性项目。
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国中铁上半年取得了多项突破。集团深入贯彻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任务,并启动了“AI+”专项行动。此外,集团还成立了基础设施绿色低碳研究中心,积极推动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在科技研发方面,国内首台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上线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桥梁专业研发中心攻克了时速400公里高铁桥梁减振防风成套技术难题,隧道专业研发中心研制的高原型智能凿巖台车在极端环境下稳定作业。
在改革方面,中国中铁上半年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集团荣获2024年度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企业等称号。在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方面,集团撤销监事会,建立健全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机制。同时,集团还主动应对行业深度调整,优化升级市场经营体系,加快重塑考核分配制度体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