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股份:从半导体IP股变身AI ASIC龙头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055阅读 2025-08-30 20:09

Ai快讯 近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88521.SH,以下简称“芯原股份”)动态不断,先是以近七折价格转让5%股份,后又筹划收购CPU IP公司。

8月25日,芯原股份发布公告,初步确定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105.21元/股,仅为当日收盘价157.90元/股的约66.63%。8月28日,公司再发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因交易尚处筹划阶段,相关核心条款未确定,公司股票自8月2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近段时间,芯原股份股价表现亮眼。8月21日,公司称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超30%,属交易异常波动,但生产经营正常。外界认为,股价异动或受AI相关消息影响:一是英伟达要求暂停生产H20芯片;二是随着DeepSeek - V3.1发布,带火了UE8M0 FP8相关产业链,芯原股份的用于高性能Transformer推理NPU芯原VIP9000支持FP8技术。

市场曾传闻字节跳动与芯原股份联手设计AI算力芯片,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该消息。

芯原股份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二季度,公司ASIC业务中设计业务新签订单超7亿元,环比增长超700%,同比增长超350%;量产业务新签订单近4亿元。随着订单转化为收入,ASIC业务将推动业绩增长。公司拥有包括FinFET和FD - SOI先进工艺节点在内的芯片成功流片经验,已实现5nm FinFET系统级芯片一次流片成功,多个5nm/4nm一站式服务项目正在执行,且针对AI端侧、云侧有丰富的半导体IP和相关技术平台积累。

2025年半年报显示,芯原股份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上升4.5%;归母净利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85亿元扩大至3.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3.04亿元扩大至3.58亿元。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4亿元,同比下降4.8%;归母净利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782万元变为995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826万元变为1.25亿元。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表示,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但仍有亮点。公司IP授权使用费收入上半年为2.81亿元,同比增长8.2%;二季度为1.87亿元,环比增长99.63%,同比增长16.97%,IP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芯片设计业务收入看,上半年14nm及以下工艺节点收入占比63.15%,与AI算力相关的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约为52%。2025年1 - 6月,公司新签订单16.56亿元,同比提升38.33%,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环比增长近150%。不过,公司亏损因研发投入大,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68%至12.4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营收的53.7%;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69亿元,同比增长30.2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1.03%,长远看高研发投入将带来高回报。

对于芯原股份“甩卖”5%股份、37家机构近七折认购的言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表示,此次股东询价转让符合监管规定,是原始股东在股价高位有序套现的市场化操作。转让价高于监管要求的底价,且经中信证券合规核查。从定价逻辑与合规性、核心目的、新股东影响三方面分析,转让虽短期可能使股价承压,但长期有助于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规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芯原股份作为国内半导体IP授权龙头,在人工智能芯片定制、Chiplet小芯片技术以及RISC - V架构等前沿技术领域具备优势。芯来智融是国内专注于RISC - V CPU IP及平台方案的研发企业,拥有完整产品体系,超300家国内外正式授权客户,累计出货量达数亿颗。目前,芯原股份处于停牌状态,股价为153元/股,市值804亿元。张国斌认为,RISC - V未来在中国CPU发展中地位重要,芯原股份与芯来智融结合将推动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想象空间大。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