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29日盘后,国泰海通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国泰海通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7.74亿元,同比增长213.74%;公司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72.24%。
在“券商一哥”争夺战中,国泰海通与中信证券难分伯仲。上半年,国泰海通营业收入238.72亿元,低于中信证券的330.39亿元;但净利润方面,国泰海通157.37亿元超过了中信证券的137.19亿元。资产规模上,中信证券为18077.31亿元,国泰海通为18046.19亿元,差距不大。不过,剔除合并海通证券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国泰海通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同比增长60%,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为业绩贡献显著。在政策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背景下,国泰海通如何实现业务、管理及子公司整合协调,实现“1 + 1>2”效果,备受外界关注。
对于上半年业绩,国泰海通表示,一方面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业务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把握市场契机,推动零售、机构和企业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核心竞争优势,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92.35%,上半年收入97.72亿元。因市场股基交易量增长,公司拓客成效显著,产品保有和资产配置规模增长。报告期内,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君弘APP及通财APP平均月活1558万户,较上年增长10%;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
机构与交易业务营业收入增幅超50%,达55.54%,收入68.61亿元。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丰富投资品种,客户服务能力增强。
投资银行分部营业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加20.47%。公司深耕重点行业,境内证券主承销额7081.82亿元,同比增长19%;IPO主承销家数7家,新申报受理项目25.5家,公司债主承销额2579.43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一。在香港市场,完成再融资14家,港股IPO递表项目数39个,中资离岸债券承销规模29.31亿美元。
投资管理方面,上半年营业收入30.78亿元,同比增加44.26%。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管理资产规模增长。报告期内,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分别达8225.06亿元、4976.56亿元、1.79万亿元,集团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7051.93亿元,均较上年末增长;完成硬科技投资项目37个,投资金额22.6亿元。
此外,上半年国泰海通融资租赁业务收入21.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83%,营业利润率42.66%,主要系并表海通恒信所致。
在合并重组进展上,2025年3月14日完成股权交易交割后,国泰海通在业务、管理、子公司三方面积极推进整合。业务上,完成业务资质与额度承继,统一客户管理标准等;管理上,实施合规风控一体化运作,更新制度,强化财务资债管理;子公司方面,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启动国泰海通资管整合。
同时,公司正积极筹备法人切换,成立工作专班,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完成法人切换方案制定、仿真和全网测试,为后续交易单元切换、海量客户迁移和系统平台全方位融合统一奠定基础。国泰海通表示,合并重组后公司资本实力、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将得到提升,后续将继续深化整合融合。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