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29日,中国太保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披露多项核心业务进展,涵盖分红险业务、新能源车险、投资端以及公司战略等方面。
在分红险业务上,面对寿险预定利率下调至2.5%的行业环境,中国太保积极推动业务结构转型。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达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14倍,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公司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过去五年公司整体客户负债成本率下降超70个基点,去年打平收益率已显著低于2.5%,预计未来负债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公司通过强化观念、差异化分渠道推动、差异化分区域推动以及差异化资源配置四大举措推进转型。随着下半年产品转型进度加快,预计全年分红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虽然预定利率调整使在售产品短期内竞争力下降、销售难度增加,但也凸显了分红险相对优势,利于业务结构优化和长期利差损风险管控。
新能源车险方面,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达19.8%,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整体已进入盈利空间。不过,家用车和商用车情况有所不同,家用车综合成本率较理想,商用车综合成本率超100%,下半年还可能面临综合成本率上行压力。副总裁俞斌指出,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高与品牌保有量、零配件修复难度、客群特点等因素有关。公司采取与主机厂强化合作降低赔付成本、利用数据优化风险选择两大策略,且今年在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的新能源车险增长较快。
投资端,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副总裁苏罡表示,盈利增长得益于一季度利率波动对固收资产公允价值负面影响收窄,以及公司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把握港股投资机会,权益类投资收益超越基准。截至6月末,太保集团投资资产2.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债券投资占比上升,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比也有所上升。公司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稳步增加公开市场权益资产和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配置,坚持股息价值策略并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同时,公司推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新业务试点,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和质量。面对低利率环境,公司采取扩展债券久期、构建多元化权益投资组合等多种策略提升穿越周期能力,且对今年全年投资收益率表现充满信心。
此外,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启动“大康养、AI(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俞斌称公司已基本建成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预计年底建成2700个数字化等效劳动力,发展AI战略成效体现在改善用户体验、提升队伍产能、赋能风险控制等方面,未来将争取实现对保险经营价值链全覆盖。副总裁马欣表示,大康养战略希望在主业协同、服务专业、产服融合方面做出太保特色,机构养老领域太保家园与保险主业双向赋能路径渐明,如南京养老社区开业18个月满住,带动高端客户长险业务发展。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