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中期支撑稳,机构破短期波动逻辑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8w阅读 2025-09-08 13:48

Ai快讯 9月8日消息,上周港股市场波动率显著上升,周三、周四连续两日下跌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后市走势的担忧。对此,华泰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在三季度后半程的波动仍在预期范围内,并提出支撑其中期走势的三大因素。

一是中期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与方向未变。8月和9月出现的流动性紧张是阶段性现象,从中期看,宽裕的流动性环境未转变。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CME期货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已升至100%,甚至计入了11%的单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就业数据发布后,美股由涨转跌,反映出市场在“宽松”与“衰退”之间的交易逻辑存在分歧。华泰宏观团队认为,就业数据下滑主要受移民流入放缓带来的结构性影响,美国经济内部存在显著结构分化,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趋势强劲,传统周期性行业走弱。因此,美联储仍可能通过降息应对,预计9至12月将进行两次降息。美联储若开启降息,将利好港股市场。而且,流动性宽裕和美元指数下行的判断不仅基于降息预期。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财政与货币双宽松推动下广义货币增速较高。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美国金融监管放松、稳定币扩容及国债久期调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美元指数有望进一步走弱,意味着全球金融条件趋于改善。

二是政策与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在增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呈现企稳态势。房地产行业可能已进入磨底阶段,且随着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在GDP中占比下降,其对经济的拖累效应正在减弱。财政政策五年来首次持续扩张,今年至今中央与地方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自2021年以来首次超过名义GDP,达到9.3%。经济周期企稳使国内生产力提升更为明显。8月高频数据显示出口仍具韧性,生产与投资活动同比指标边际改善,“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及暑期出行活跃有望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回升。此外,“反内卷”政策更注重市场化手段,预计将对PPI同比降幅收窄形成一定支撑。

三是市场结构性趋势与行业亮点清晰。在本轮港股行情中,流动性改善固然关键,但基本面预期的回升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盈利修复一方面得益于科技、新消费和医药等新经济板块实现超周期增长,目前新经济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累计权重已高达70%;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力度较去年进一步增强,经济与政策稳定性上升,激发了企业家的“动物精神”与扩张意愿。华泰证券强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港股大市值板块如互联网行业,因“外卖大战”带来的业绩大幅下修已渐趋缓和,斜率放缓,加之AI等领域出现新催化,港股盈利面对市场构成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