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佑德酒海外布局考验造血力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7w阅读 2025-09-13 07:20

Ai快讯 9月10日,天佑德酒(002646.SZ)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整体以国内市场为主,出海以赋能品牌和产品为主,后期出海计划以披露信息为准。然而,天佑德酒近几年业绩持续下滑,全国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其“四化”战略协同也有待加强。

按照天佑德酒此前提出的“县域化、国际化、年轻化、终端化”战略,出海是重要支撑。近日,天佑德酒对其美国全资子公司Oranos Group,Inc.(OG)进行了最后一次增资。该增资计划总计400万美元,于2024年7月1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历经多次注资,截至9月5日公告日已全部实施完成,天佑德酒对OG的出资额增加至1600万美元。

不过,天佑德酒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业绩并不乐观。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02万元,下滑35.37%。从市场区域来看,截至6月末,青海省内经销商77家,其他地区522家,但上半年青海省内实现营收4.61亿元,占比68.49%;省外实现营收1.98亿元,占比29.46%,同比下降17.18%。

天佑德酒在财报中解释,今年上半年中国白酒行业面临较大压力,消费者愈发理性,购买白酒更看重性价比,高价产品需求偏弱。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认为,天佑德酒作为具有高原生态概念的清香型酒企,虽在区位、生态、原料与香型等方面有优势,但西北市场容量小、消费能力弱,全国化拓展势在必行。然而,其在省外拓展存在底层问题,如市场对品牌认知局限、企业自身渠道效率不足、竞争壁垒高,青稞品类差异化未能突破地域饮食文化认知鸿沟,省外消费者接受度低,经销商推广难度大,且全国名酒下沉挤压,区域酒企在品牌溢价和渠道成本控制上劣势明显,短期难以打破“输血式扩张”困境。

在出海方面,天佑德酒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有几款产品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目前Tashi青稞白酒已进入美国的Costco并实现少量动销。但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仅为351万元,其中美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36万元、净利润 -1302.28万元。蔡学飞认为,出海战略对天佑德酒这样的区域酒企是高风险与高潜力并存的长期布局,美国作为最大单一烈酒市场具备潜力,天佑德酒有提前布局的战略意图,但短期可能加剧现金流风险,长期需平衡资源实现海外盈利转化。白酒行业独立评论员肖竹青则建议天佑德酒遵循“先止血、再造血”原则,如将威士忌改做50度青稞伏特加出口中亚市场,红酒酒庄改为“青稞酒工业游”景点。

在“四化”战略协同上,天佑德酒早在2015 - 2016年就进入多品类扩张期,但部分布局未能取得理想效果。面对业绩下滑,2024年财报提出2025年全力为全国化进程布局,以“四化”格局为载体,上半年稳固青海省内基本盘,加速发力省外市场,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积极寻求市场增长点,在年轻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尝试,并持续推进出海计划。

例如在年轻化方面,公司推出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43度雪莉青稞酒等“果味 +”产品,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争夺年轻消费者群体,获得市场好评,在品牌焕新和吸引年轻客群上显现价值。但蔡学飞认为,其威士忌与红酒业务虽有战略价值,但品牌力弱、渠道匮乏,主业青稞酒又面临名酒挤压,新品类未形成差异化优势,短期内可能面临“多元化失焦”问题,拖累主业。“四化”协同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考验天佑德酒的战略耐心与资本耐受度,作为区域酒企,在县域市场验证年轻与国际产品适配性时需理性慎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