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国产光子计数能谱CT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入临床测试和医学研究阶段。这一成果标志着国产医疗设备在高端CT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前仅有两家外资企业实现了光子计数能谱CT的商业化。
相较于传统CT片子,光子计数能谱CT拍出来的片子有着显著优势。其像素仅0.2毫米,是传统CT像素面积的1/9,医生可借此看清耳蜗细微结构、捕捉心脏跳动时的血管纹路,让微小病灶无所遁形。同时,它还能分辨组织里碘、钙、水的成分,为医生提供更直观精准的诊断信息。在辐射剂量方面,比过去降低了60% - 70%,部分检查甚至能降至90%,在让病人少受辐射的同时,为医生提供更多、更清晰的信息。
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表示,该CT的分辨率已达业内领先水平,能够更早、更清晰地发现微小病灶。特别是在拍摄心脏这一最难成像的器官时,以往因心脏不停跳动,图像容易模糊,而光子计数能谱CT却能“捕捉”心脏跳动瞬间,清晰展现血管、瓣膜和内部结构。
光子计数能谱CT的应用场景广泛。在早期肺结节识别中,能看清结节边缘是否毛糙、密度是否一致;判断冠脉钙化风险时,可帮助医生分析钙化斑块的位置、体积和成分;在肿瘤治疗方面,还能分析肿瘤同源性,辅助医生判断是复发、转移还是良性增生。
在技术层面,光子计数能谱CT实现了进化。传统CT需先用闪烁体将X射线转成可见光,再转成电信号,无法识别每束X射线中的单个光子;而它采用半导体探测器,能精准捕获每个光子的能量,实现光电直接转换。此外,科研团队在架构和算法上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实现全准直覆盖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即便面对心脏这样高要求的部位也能从容应对。
2023年,联影牵头,联合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多家单位,承担了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这是一次跨越研发、制造、临床的协同攻关。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曾蒙苏认为,未来光子计数能谱CT有望成为主流CT,针对各类疾病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巨大。
从实验室走向医院,从科研项目转变为临床工具,光子计数能谱CT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它将见证更多患者的康复与新生,持续进化,助力医生更清晰、准确地诊断病情,为患者减少病痛。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