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日(9月13日)上午,四川家喻户晓的“菊乐”品牌创始人童恩文的悼念会在成都市殡仪馆的银杏厅举行。前来悼念的人众多,殡仪馆内部停车场车位不足,不少人只能将车停在路边,门口花摊老板甚至能随口询问买花者是否是来悼念童老的。
悼念环节悲伤弥漫,众人老泪纵横。追悼会上播放着童恩文生前的影像片段,展现出他热爱生活、爱好广泛的一面,他既会弹吉他,又擅长摄影;既喜欢旅游,也热衷于写作。
9月6日下午,菊乐股份创始人童恩文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一位72岁的菊乐股份退休员工回忆,童恩文正直、善良、聪慧、包容,是领导更是兄长。他生前尤其喜爱摄影和写作,其拍摄的花鸟、动物照片精美,随笔散文也十分出色,该员工至今仍保留着三本他的作品。童恩文的摄影作品和文章常发表在他创办的内部双月刊《菊乐之声》上,他在2016年所著的《青羊宫到浣花溪》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书中讲述了个人和企业的成长史,感人至深。
在这本书中,童恩文拒绝找名人作序,认为自己只是凡夫俗子,文章平铺直叙,无需拉大旗作虎皮。他眼中的自己是经历了诸多磨炼、挫折,但仍不断努力的诚实之人。他不认为自己是“人上人”,也不想做“人上人”,只想平平安安、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还将名言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做事人”。
童恩文出身书香门第,虽因种种原因未能上大学,但他毕业于成都名校树德中学。他的父亲童凯是中国第一代学习无线电工程的留美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多所高校任职,为新中国无线电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的兄长童恩正是中国知名的科幻小说家、四川大学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创作了《珊瑚岛上的死光》,在地质、历史等领域颇有研究,受到历史学家许倬云的高度评价。
童恩文生活中充满趣味,他养过很多狗,将它们归为“波”字辈。他还借狗起英文名字一事,吐槽一些楼盘“取洋名”的现象,认为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在中国土地上修建的楼盘,不应使用洋名。同时,他也是个吃货,喜欢蛋烘糕等成都美食,但对当时饮食业的浮躁现象也有所不满,认为如今的饮食业不如以前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童恩文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但他最热爱的还是成都。他用散文般的语句描绘成都的春夏秋冬,赞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他认为成都人会享受生活,不过分追求财富而牺牲生活情趣,他们勤劳、善良、幽默且包容大度。他还从打麻将中总结出“牌品看人品”的道理,曾因发现合作人打牌作弊而与之绝交。
祖籍湖南的童恩文,在他热爱的成都土地上与大家告别,他称成都“永远是一个伟大的城市,一个成功之都”。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