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助力储能产业链开启发展空间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7453阅读 2025-09-17 00:32

Ai快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表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需求多点爆发、技术迭代加速落地、产能布局逐步兑现,多重因素共振,正推动储能行业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尤其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行业景气度攀升态势明显。据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64.3GW,同比增长59%;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1.3GW,同比增长110%,首次突破100GW,是“十三五”时期末的32倍。

政策利好不断为行业发展增添动力。除《行动方案》外,9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均重点提及储能领域相关事项。地方层面也结合当地发展需求推出细化利好政策,如广州市白云区公开征求意见的相关草案,推动新型储能在多场景融合应用,鼓励模式创新。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中央引导 + 地方落实”的完整体系,让行业正从强配驱动转向技术与市场双轨驱动。

技术突破与需求扩容进一步助推行业发展。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带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落地,深化大型钠离子储能电站应用探索。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称,储能已成为新能源并网刚性需求,市场空间持续扩容,直接拉动行业景气度提升。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长远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将是储能行业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储能应用将呈现多元融合发展趋势。

上下游企业迎来发展机遇。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随着政策陆续落地,储能行业将进入“政策红利 + 市场红利”叠加期,具备技术优势的上、中、下游企业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在储能领域,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强劲。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55.38%,并积极推进海外项目;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同比增长90.23%,还申请多项相关专利。

电芯作为储能系统核心部件,相关企业也有出色表现。宁德时代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储能合计销量同比增长超30%,宣布量产交付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发布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满产,订单需求饱和。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建议,在政策东风下,储能产业链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业链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