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9月22日电 国金证券发布建材行业点评报告。
美联储降息落地,关注具备全球顺周期属性的玻纤
9月17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BP到4-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3次降息后的再次降息。
玻纤具备全球定价属性,类资源品。根据中国玻纤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玻纤及制品直接出口产量202万吨,在国内756万吨总产量中占比26.7%,此外,跟随家电、汽车等终端产品出口的部分难以量化。按照国内产量756万吨、全球1200万吨的大数口径测算,简单测算玻纤海外敞口占比或超50%(测算方法为国内敞口=【国内产量-出口+进口】/全球需求),玻纤行业早已经历国产替代、并形成中国是全球一供的格局。因此,外需与内需同样重要。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5年1-7月我国玻纤出口122.3万吨、同比-5.5%,出口景气度承压,主因系4月以来中美关税预期、影响下游产业链备货。美国降息背景下,出口的量/价均具备弹性,例如①美国地产市场景气带动去库,②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景气有望超预期等。
行业底部明确、蓄势待发,“反内卷”带动二三线厂家复价
9月5日,山东玻纤/金牛/三磊等企业发布玻纤复价函,对直接纱、采光板纱、短切毡纱等相关产品每吨上浮5-10%不等。观察本轮复价特点为,集中在二三线玻纤厂家的中低端产品,判断主因系Q2以来出口景气度略承压,玻纤行业景气度方向集中在风电(2025年1-7月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54.2GW、同比+86%),而国内风电纱集中度高,CR3(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约90%,因此一线玻纤厂家与二三线经营质量拉开较大差距,从库存数据可以作证,例如巨石2025年第二季度期末存货38.0亿元,环比-3%,产销率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库存88.8万吨、环比+11%)。
本次复价背景为行业自发性反内卷,前期一线厂家挺价,但二三线厂家在低端品存在价格战竞争,二三线厂家复价、修复其与一线厂家的价差。因此,本轮复价代表行业底部明确,后续重点观察一线厂家价格策略以及行业库存变化情况,本轮玻纤周期蓄势待发。
下游需求方面,率先看好2025年第四季度电子布价格弹性,以及AI电子布业务对业绩/估值的拉动
2025年2月巨石/泰玻等电子布主流企业发布调价函,上调7628价格0.3元/米,已相对充分落地。看好电子布的价格弹性,主因系:①电子布近2-3年供给新增偏少,行业格局优于粗纱,2023年行业无新增、无停产,2024年行业无新增、有冷修/冷修复产产能,行业净新增3万吨产能,2023年我国玻纤电子纱总产量80.9万吨,边际增量仅占3.7%,整体冲击偏小。②下游CCL/PCB行业处于较高景气度,AI等行业带来新增需求,③电子布跟随铜周期,主因系电子布下游为CCL,CCL主要原材料为铜箔、树脂、电子布,因铜价上涨,CCL厂商同步增加上游原材料备货,带动电子布补库,此外铜价议价空间小,每轮铜价上涨时,CCL企业为顺导成本、存在较强的提价诉求,同步打开电子布涨价空间。
此外,本轮玻纤周期,重点关注AI电子布业务对头部企业的业绩/估值拉动,AI高景气、场景多元,带动AI电子布品种迭代,龙头企业进军高增速大市场,开拓重要增长曲线,详细内容参考8月点评《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AI电子布vs机器人》。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