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股份股价新高,澄清“借壳重组”不实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6w阅读 2025-09-24 07:58

Ai快讯 9月23日,海立股份(600619.SH)尾盘强势拉升,股价涨幅一度突破9%,最高触及28.5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海立股份报27.58元/股,创下历史最高收盘价,总市值攀升至296.03亿元。

同日,海立股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A股股票于2025年9月19日、9月22日、9月23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拉长时间线看,其A股股票自2025年7月1日以来收盘价格累计上涨幅度已达141.72%。从2024年2月6日触及的年内低位4.26元/股算起,至此次创新高的收盘价,一年多时间里,公司股价涨幅更是高达547.42%。

针对股价异常波动,海立股份公告表示,网上传播的涉及公司的借壳、重组、资产注入等相关事项均为不实信息。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书面征询,公司以及公司控股股东目前均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不存在涉及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海立股份的借壳传闻主要围绕其与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潜在关联展开,这一传闻在2024年末至2025年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在推动公司股价异动的同时,也多次迎来官方澄清。早在2024年11月,市场就有传言上海微电子正在筹划“借壳上市”,可能的对象包括海立股份、上海电气等上市公司。工商信息显示,海立股份及上海微电子的控股股东均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海立股份与上海微电子存在一定的业务合作,加深了市场猜测。

受传闻影响,海立股份A股股票于2024年11月4日 - 11月7日连续4个交易日以涨停价收盘,当年11月12日盘中最高触及21.67元/股。对此,海立股份于2024年11月7日发布公告否认相关传闻。今年7 - 8月,随着股价再次异动,海立股份多次自查,并于8月13日发布公告明确无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8月14日再次重申网上相关借壳、重组等传闻为不实信息。

与此同时,“光刻机概念”走强也带动海立股份股价上涨。不过,海立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转子式压缩机、制冷电机及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领域为家用空调、汽车等。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冶金行业高温空调等领域,虽有销售光刻机用冷却系统,但该业务规模较小,近三年年销售额占海立股份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低于0.003%。

在公司股价短期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其控股股东此前已披露减持计划。9月8日晚间,海立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自身内部业务安排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073.34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时间为自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公告显示,电气控股直接持有海立股份2.83亿股A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41%;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通过GUOTAIJUNAN SECURITIES LIMITED持有2740.72万股公司B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5%,与电气控股为一致行动人,两者合计持股比例为28.96%。

从业绩层面来看,海立股份上半年表现有所改善。2025年上半年,海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4.26亿元,同比增长13.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增幅达693.76%,扣非净利润也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净利润大增部分源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从近三年的表现看,2022 - 2024年海立股份虽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65.03亿元、170.31亿元、187.47亿元,但净利润始终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扣非净利润更曾持续亏损。

官网显示,海立股份于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B股,是白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冷暖关联产品研发制造商,拥有“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板块。其在中国、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4万名员工以及超过20个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和近40个制造基地,服务于165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个用户。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