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促建材稳增长,严控水泥玻璃产能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0.2w阅读 2025-09-25 01:36

Ai快讯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建材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方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通过严禁新增产能和开展风险预警控总量,以传统建筑材料升级和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优供给,以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促转型,以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扩需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强化行业管理方面,控产能相关工作最受市场关注。《方案》提出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该表述被放在相关工作举措首位。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当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处于2019年以来低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降速运行,导致水泥与玻璃需求端整体偏弱,《方案》从供给端入手控制新增供给,对扭转价格下行压力意义重大。

“严控产能”的具体措施包括,严禁产能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重点区域转移;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发挥综合标准作用,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退出;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向规划引导转变;鼓励设立绿色低碳转型基金,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国金证券分析师指出,若行业完成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供给端将实质性减量,落后无效产能有序退出更为关键。

推动行业盈利水平提升也是《方案》重点。《方案》主要目标提出,2025 - 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近年来,水泥和玻璃等建材企业受地产投资、基建节奏影响,盈利能力承压。2025年上半年,73家建筑材料类上市企业营收3055亿元,净利润仅118亿元,不少头部水泥企业由盈转亏。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强调盈利水平提升标志政策导向从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企业盈利改善后将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形成良性循环。未来政策不仅要遏制无序竞争,还要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升级开辟新利润空间,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转型,使行业盈利模式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地产投资收缩、基建增速趋缓,建材行业通过压缩低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等方式,有望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