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在新三板市场,企业名称的变更往往不只是简单的身份调整,更可能是战略转型的明确信号。
保定奥普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430572)近期的动态便印证了这一点,这家曾深耕照明器具制造领域的企业,正以一场彻底的“改名换姓”,宣告其向储能赛道的跨越。
9月底,奥普节能曾接连发布《公司全称变更公告》与《证券简称变更公告》,正式揭开了这场转型的面纱。
根据公告内容,自9月30日起,公司全称由“保定奥普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河北盛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同步切换为“盛储科技”,唯一保持不变的是其沿用多年的证券代码430572。
此次变更并非临时决策,早在7月24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就以全票通过了相关议案,8月8日的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更是获得了压倒性支持——出席会议的5名股东所持97.42%的表决权股份均投下同意票,足见各方对转型方向的共识。
变更的核心逻辑清晰明确:随着公司注册地址迁至石家庄市,主营业务将从原本的“无极灯、镇流器、城区路灯节能改造服务”彻底转向“储能技术服务”,名称的调整正是为了与新地址、新业务形成精准匹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公告披露当日,新的储能主营业务尚未正式开展,这场“先更名再发力”的操作,更像是向市场传递的战略宣言。
追溯这场转型的源头,今年4月的控制权更迭埋下了关键伏笔。
彼时,成立仅半年的石家庄僮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特定事项协议转让,一举拿下奥普节能97.42%的股份——原实控人王征及孟书明等5名持股5%以上股东,将合计1558.65万股股份悉数转让。
交易完成后,僮锦科技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其38岁的硕士实控人孟阳正式接管这家新三板企业。
在当时披露的《收购报告书》中,僮锦科技就已透露了战略调整的意图,提及将利用挂牌公司平台整合资源,拓宽业务领域,增加能源管理系统相关业务,为公司注入新的盈利增长点。如今看来,这只是“换道储能”的初步铺垫。
而业绩压力或许是推动这场转型的现实动因。从2025年上半年最新财务数据来看,奥普节能的业务转型已进入“新旧交替”的真空期,业绩压力较往年显著加剧。
财报显示,公司当期营业总收入为0元,这意味着原有照明业务已完全停滞,而新的储能业务尚未形成收入贡献,陷入典型的“转型空窗期”。
盈利端的表现更为严峻,上半年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26.51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步亏损326.5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规模呈现倍数级增长。
如今,随着“盛储科技”的新身份正式启用,这家企业的股权结构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僮锦科技持股比例高达97.42%,这种结构虽能保障新战略的高效执行,减少决策内耗,但也可能因决策主体单一面临潜在风险。
同时,从照明到储能的跨界转型挑战重重:当前储能赛道不仅有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布局,新三板市场也不乏同类竞争者,而盛储科技尚未开展实质业务,技术团队搭建、资金投入规模、具体落地路径等核心问题仍待明确。
对于投资者而言,证券简称里的“盛储”二字承载着转型期待,但这份期待最终能否兑现,还需持续关注后续业务推进节奏与业绩表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