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被查波及,斑马智行IPO遇“连环击”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550阅读 2025-10-11 19:52

Ai快讯 10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高通(QCOM)收购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立案调查。这一反垄断调查不仅冲击了高通智能座舱芯片业务“第二曲线”,也让深度绑定高通的斑马智行IPO之路再添变数。

斑马智行是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孵化的智能座舱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依托阿里的技术和上汽的车企资源,斑马智行在智能座舱赛道初步构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合作超30个汽车品牌,覆盖150多款车型,累计应用于800多万辆智能汽车,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居行业第一。

然而,在智能汽车向AI化、端侧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节点,斑马智行与高通深度绑定的战略决策,因高通此次被调查陷入被动。9月26日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宣布与阿里通义、高通联合首发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Auto Omni,该方案实现了对高通8397等平台的独家适配,端侧大模型的高效运行完全依赖高通芯片的算力支撑。

高通收购Autotalks是其补全V2X技术短板、完善智能汽车生态的关键举措。若调查导致高通收购被终止或附加严格限制性条件,斑马智行将面临多重连锁冲击。一是2026年量产目标可能承压;二是研发成本将激增;三是市场信任度可能下滑,车企客户可能调整合作策略。

除了高通调查带来的风险,斑马智行自身经营也面临诸多问题。招股书显示,2022 - 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3年触及峰值后回落。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亿元,同比下滑19.05%。利润方面,2022 - 2024年年度亏损分别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更高达15.82亿元,主要原因是出现了18.4亿元的“其他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

斑马智行的成本与转型压力也难以平衡。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销售成本高达91.7%,远高于车载平台服务6.7%的成本率。同时,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均超过当年营收。在客户拓展方面,斑马智行近乎停滞,2024年来自上汽集团的收入占比为38.8%。

此外,斑马智行核心高管团队变动频仍。公司前CFO夏莲离职后直言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认为座舱技术没有门槛,车厂都可以自己干。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原联席CEO张春晖也于2024年4月去职。

随着华为、德赛西威等巨头入局,智能座舱赛道竞争白热化,斑马智行的技术壁垒被削弱。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其唯一选择。8月21日,阿里宣布分拆斑马智行独立上市,但资本市场对其亏损扩大的现状态度审慎。若上市进程受阻,依赖输血的斑马智行可能面临被巨头和市场双双“弃子”的风险。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