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风电大王”投140亿进军英国市场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329阅读 2025-10-14 07:08

Ai快讯 近日,广东中山“风电大王”张传卫又有大动作。9月12日晚,其掌舵的明阳智能发布公告,拟投资1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超140亿元)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该项目位于苏格兰,将建设海上与漂浮式风电机组制造工厂,资金来源于明阳智能的自有和自筹资金。

张传卫一直深耕海上和海外市场,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也是明阳智能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今年上半年,明阳智能新增海外订单1.68GW。张传卫坐拥明阳智能、明阳电气两家上市公司,颇具雄心。2022年,他提出明阳集团要实现千亿销售、千亿市值和千亿产值三个千亿目标。目前,两家公司市值合约560亿元,年营收相加不足400亿,但明阳智能已开始大步向前。

明阳智能主要从事风电机组制造和新能源电站生意。多数风电企业借内陆风能起步,而明阳智能依托广东中山临海优势,苦练技术,在9月底荣登202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17位。63岁的张传卫常年奋战在业务一线,10月12日,他白天接待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一行,晚上就公布了投资英国的大计划。

该投资项目预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期将建设风电机舱与叶片制造厂,计划在2028年底实现首批投产;第二期扩建生产线,加速英国漂浮式风电技术的规模化生产;第三期扩展至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他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明阳方面透露,已与英国政府和苏格兰政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与英国国家能源公司、国家财富基金、苏格兰国家投资银行、英国王室地产署及英国出口信贷署进行了详细的商业磋商。

明阳智能自主研发的MySE7.25MW漂浮式海上风机实现关键突破,能攻克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作业难题。此次投资英国,将有助于其加速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英国落地,打造一个服务于英国、欧洲及其他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推动公司成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张传卫频繁出差开拓海外市场,陆续在德国、巴西和意大利等地获取订单。7月他远赴伦敦,拜会英国章鱼能源CEO格雷格·杰克逊,9月11日晚,双方就达成合作,共同推动英国陆上风电加速开发。2024年8月,明阳智能和意大利能源企业Renexia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制造风力涡轮机,预计投资额为5亿欧元,将为1100人提供就业机会。

除了海外投资,张传卫还在国内积极开拓增量业务。他瞄准“风光储氢”一体化,通过“绿电制氢 - 储氢发电”实现跨季储能。8月上旬,明阳智能参与的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破土动工,该项目利用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绿氢,通过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将储存的氢气转化为稳定的零碳电力。

张传卫还布局下游市场,开展新能源电站业务,以“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转让一批”为经营模式,滚动开发电站。他曾发行公募REITs,通过外部融资推动电站运营,实现规模化盈利。截至6月底,其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12GW,在建装机容量3.99GW。1至6月,电站产品销售收入31.4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发电业务入账7.57亿元。明阳智能透露,正在深入探索电站资产证券化领域,寻求适当时机转让部分风电项目股权,提高灵活性。不过,电站业务目前只占总收入两成,要成为主力尚需时日。

此外,明阳智能还拓展光伏、储能等业务,探索给数据中心配置绿电项目,如张家口明阳察北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项目,拟装机容量为200MW,配套储能系统。

然而,这家拥有908亿资产的风机龙头目前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1 - 6月,其收入为171.4亿元,增长45.3%,但利润却下滑至6.1亿元。张传卫回复投资者询问时表示,盈利收缩主要受行业趋势等影响,但外部环境逐步优化、成本控制改善,盈利修复路径明确。

上半年,由于下游需求增加,明阳智能业务规模扩张,售出风机8.1GW,风机新增订单13.39GW。国金证券统计显示,1 - 7月,国内陆风机组中标均价回暖至1552元/kW,较去年提升9%,风电行业价格内卷趋势减缓,中标价格企稳回升。按交付节奏判断,风电整机商的盈利能力有望在一年内修复。

明阳智能作为重资产投入行业,资产负债率长期超过65%。张传卫去年出售开鲁明阳和奈曼旗明阳两家子公司股权,预期回笼超15亿元。2022年,明阳智能营收超过300亿元,市值一度逼近800亿元,张传卫也曾高调喊出“三个千亿”目标。但至今,明阳智能市值蒸发400亿元,在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张传卫家族的财富也回落至130亿元。要实现梦想,张传卫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