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赣东北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片区经开大道旁的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探寻其在光伏行业新周期的布局与发展之道。
全球每七块光伏组件中就有一块来自晶科能源,该企业六次登顶全球组件年度出货量冠军。自2006年在江西上饶创办以来,晶科能源数次穿越“光伏周期”并不断壮大。如今,我国光伏行业进入新周期,晶科能源给出了自己的“答题思路”——在1公里产线上做“加减法”。
这座智慧大工厂是全球首个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一体化生产基地,总投资150亿元。车间内,上千台AGV无人小车穿梭,连廊传输线织就空中走廊,每秒钟生产45片光伏电池,每天下线超390万片光伏电池,产品走向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工厂加入半片钝化设备HCP技术,还升级了MAX、20BB等多个技术环节,将主流版型光伏组件产品功率提升至640W以上,超越市场平均水平20W - 30W。
然而,考虑到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以及“反内卷”控制新增产能的号召,上饶智慧大工厂原本规划的同规模组件产能配套被主动暂停上马。晶科能源秉持量利平衡的经营策略,动态调整不同环节开工率,对现有产能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随着高效产能升级措施落地,公司预测未来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将供不应求,其高效率产品相较未升级产品有信心实现0.5 - 1美分/W的溢价,支撑公司业绩。
2024年光伏行业形势转变,晶科能源在该年上半年业绩不佳,营收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归母净利润 - 29.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但公司一线运营未受太大影响,近期还进行了调薪。2024年下半年国家启动产能调控后,智慧大工厂组件环节停止动工。经过这一轮洗牌,头部企业发展向好,行业协会牵头自律协调,相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晶科能源在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5.57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2.27个百分点。公司董事长李仙德称,在“反内卷”共识下,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叠加美国市场需求释放,三季度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
在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展厅,LED屏幕上的“山”图案展示了光伏发电效率的跃迁,晶科能源30次打破世界纪录。公司董秘蒋瑞表示,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等策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推动行业走出同质化低效竞争。尽管行业短期有波动,但海外市场仍在增长,尤其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市场占有率领先。
2024年7月,晶科能源与沙特阿拉伯相关方签署协议,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有望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最大海外制造基地。目前其境外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上,2025年上半年海外出货量占比超六成,全球化版图持续扩大。
晶科能源计划今年完成40%以上产能的高效升级改造,对TOPCon持续升级,推动一体化项目,通过数字化和AI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在储能方面,公司利用光伏业务销售和渠道网络,提供光储本地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签单情况较好,发力海外市场改善经营利润。在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作用下,晶科能源有望穿越周期,引领中国光伏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