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赛力斯(601127.SH)动作不断,一方面与字节跳动达成具身智能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加速布局,冲刺“A+H”股。据了解,此次赴港上市,赛力斯拟发行逾3亿新股,按目前A股股价计算,预计融资规模约500亿元。《中国经营报》记者就赴港上市后公司市值管理、估值水平影响,研发布局和业务拓展的资本开支,以及自身现金流状况等问题联系赛力斯相关负责人,对方未作回应。
10月9日,赛力斯旗下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资本市场关注“智能化叙事”,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领先性、商业化落地速度以及生态协同效应。他指出,车企既需借助资本支持技术创新,为长期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又要通过技术创新反哺资本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应根据市场和技术进展动态调整战略重心,实现资本与技术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赛力斯与字节跳动联手布局具身智能引发资本市场关注。10月9日晚,赛力斯公告称,下属子公司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夯实基础。
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聚焦汽车产业生态数智化升级需求,探索“技术+场景”融合新模式,为汽车产业全面赋能。该负责人还提到,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重庆市政府也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点方向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践。赛力斯认为,与火山引擎的跨界合作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有助于具身智能业务商业化和规模化,符合全体股东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与字节跳动签约的赛力斯凤凰,是今年3月31日成立的北京赛航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之一,该公司成为赛力斯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战略支点,标志着其前沿技术布局逐步落地。北京赛航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赛力斯旗下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持股7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持股30%,法定代表人为朱乾勇。赛力斯方面称,这一布局体现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长期投入,为未来智能机器人在制造、服务和家庭场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赛力斯在机器人领域早有布局。2023年12月,赛力斯与重庆市财政局旗下控股企业共同出资成立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2亿元,专门承接机器人相关业务;2024年9月,公司申请注册“ROBOREX”商标,并于10月获受理;今年3月携手北航成立北京赛航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进入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及服务型消费机器人制造领域。
在布局具身智能的同时,赛力斯在资本市场也迈出关键一步。港交所官网披露,赛力斯已通过主板上市聆讯。招股书显示,赛力斯拟将募资净额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表示,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多元化营销渠道建设、海外销售体系拓展以及充电网络服务升级,以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赛力斯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2007年成立现有主体,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整车及核心三电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2011年4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截至目前,赛力斯已推出问界M5、M7、M8和M9四款车型。2024年问界品牌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成为中国豪华新能源品牌增速最快的车系之一。
在制造端,赛力斯拥有多家智慧工厂,主要承担问界系列生产任务,总设计产能约30万辆。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赛力斯在国内拥有6725项专利、282项已注册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6651项专利;已注册2183项商标、99个域名。在境外,赛力斯拥有101项专利、2366项商标,正在申请127项专利与1698项商标。
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0.56亿元、357.89亿元、1451.14亿元和623.59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27.28亿元、25.71亿元、345.51亿元和165.31亿元,毛利率显著提升至26.5%。赛力斯收入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销售,燃油车占比持续下降。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分别达到73.2%、80.9%、93.4%和92.9%;燃油车收入占比从18.6%下降至不足2%,这源于公司战略性聚焦新能源转型。
王鹏指出,具身智能在智能汽车与智能制造融合中面临多模态感知决策实时性不足、云边协同算力分配失衡、人机增强自然交互缺失等技术瓶颈。企业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时,要以真实应用场景驱动技术迭代,突破跨模态数据融合与轻量化模型部署,优化算力利用效率和交互自然度。他建议,车企推动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应注重分阶段投入与风险共担机制建设。赛力斯与字节跳动的合作具备AI驱动商业落地示范潜力,双方技术互补、场景契合,有望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生态协同。车企在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时,应分阶段聚焦核心场景,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与合作伙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投入风险,加快商业化进程。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