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0月17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持续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我国已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多家上市公司看中动力电池回收新蓝海,积极布局这一市场。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已在国内多地建成回收基地,对废旧电池中的多种金属材料及其他材料进行加工、提纯、合成等,生产锂电池所需材料,还将收集的铜、铝等金属通过第三方回收利用,实现关键金属资源有效循环。
格林美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上市公司之一,打造了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全球900余家车企和电池厂合作。通过开发系列关键技术和全新设备,解决了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较高的金属回收率。该公司建成6个动力锂电池回收工厂,覆盖国内多地,还在韩国、印度尼西亚、南非设立工厂,打造全球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的中国名片。
此外,骆驼集团从铅酸电池回收延伸至锂电领域,规划建设锂电池回收基地;欣旺达成立专业回收子公司打造智能化回收体系;中伟新材料向下游拓展锂电池黑粉回收业务,构建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业生态体系。
部分上市公司还加快可高效回收电池的开发工作,进行前瞻性布局。湖南科力远董秘张飞表示,国家规范市场为电池企业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公司与储能企业合作新型镍 - 氢气储能系统项目,新型镍 - 氢气电池可100%回收利用,能降低回收处理技术难度和综合成本。
湖南大学曹二保教授称,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正走向规模化、有序化、国际化的良性发展方向,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产业政策落地和技术标准出台。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届时将涌现一批优秀企业。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