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究|预计2029年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管理规模为2725亿美元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刘治颖 1.3w阅读 2025-10-20 16:52

10月17日,思卓基础设施私募资本开放式基金公司(以下简称:思卓基础设施基金)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是首只在香港申请上市的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星展银行为其独家上市代理人。

思卓资本亚太有限公司为该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也是投资顾问SIMCo(Sequo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该基金为香港公众开放式基金型公司的封闭式基金,是根据香港法例以公司形式设立的具有有限责任的投资基金。其投资目标是通过投资多元化的优先级及次级经济基础设施债务组合,为投资者提供定期、持续、长期的收益分配及资本增值。

私募信贷包括企业贷款、房地产融资、资产支持型融资和基础设施贷款。根据另类信贷委员会(Alternative Credit Council)的资料,2024年其规模达到3兆美元。全球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的1,44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805亿美元,2021年至2024年期间6的符合年增长率为7.6%。由于公共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私募信贷预计将在填补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管理规模(不包括保险公司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直接投资)预计将以8.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达2,725亿美元。这一增长由能源、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细分领域强劲的投资需求所驱动。在全球数字化、去碳化和去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升级进程预计将显着加速,从而创造巨大的资本需求。这些新兴主题的背后,还伴随着长期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推进及发达经济体社会老龄化加剧,将持续催生对新增与更新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基础设施私募信贷正日益满足中型企业在复杂地项目上的融资需求。棕地项目(brownfield projects)指需要扩建、升级或重建的现有基础设施资产,通常涉及运营、技术或财务方面的挑战。相较于传统银行在融资方面的局限性,私募信贷在此类场景中能提供更灵活的资本解决方桉。此外,由于私募信贷相对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具有更高回报率,正持续获得投资者青睐,使其逐渐成为优先配置的资产类别。

来源:瑞财经

作者:刘治颖

相关标签:

IPO研究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