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与确定性凸显,红利资产获资金青睐,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涨超1%,连续6日获资金净流入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1823阅读 2025-10-20 12:48

截至2025年10月20日 11:21,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0.97%,成分股中国石油股份上涨3.96%,信义玻璃上涨2.86%,中国燃气上涨2.66%,兖矿能源上涨2.63%,兖煤澳大利亚上涨2.43%。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1.29%,最新价报1.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0.65%。

流动性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2.62%,成交1.47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7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日均成交2.68亿元。

10月以来,A股市场在冲高与回落间反复拉锯,呈现出鲜明的“大开大合”特征。市场整体运行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科技成长板块承压,而低估值高股息板块与政策驱动题材则交替活跃。多家一线私募机构的最新市场研判显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策略布局,寻求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市场热点方面,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股息蓝筹股逆市走强,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逼近历史最高点。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股价创历史新高,厦门银行、青岛银行、江阴银行等也保持连续上扬的走势。

业内人士认为,在科技成长行情后,红利资产回落到相对低位,可能成为市场青睐的方向。

方正证券表示,银行板块经历回调后股息率提升,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随着四季度险企“开门红”营销活动启动,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也将提升,有望持续加大对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的红利资产搭配高估值弹性的科技成长的“哑铃策略”在四季度依然有效。红利资产的股息率相比无风险利率仍有吸引力,且是机构资金的“心头好”,尤其是保险资金。在市场经历了科技成长行情后,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规模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55.36亿元。

份额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份额达51.19亿份,创近1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红利ETF博时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921.26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6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717.75万元。

港股红利ETF博时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东方海外国际、中远海控、兖矿能源、兖煤澳大利亚、海丰国际、电讯盈科、中国宏桥、恒隆地产、中国神华、波司登,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8.9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