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期间,“出海”成为高频词,中国风电产业迎来出海热潮,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需因地制宜,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风电出口规模增长超70%,头部企业海外订单增多。运达股份副总经理魏敏透露,今年公司风机出口金额预计增长7 - 8倍,凸显海外市场对风电整机厂商的巨大吸引力。
此前,欧盟特别是西欧存在保护政策,对中国企业排斥严重,能在西欧销售风机的中国企业寥寥无几。运达股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塞尔维亚获得大量订单,并关注与欧盟签有输电协议的阿塞拜疆,借此展示中国风机制造能力与竞争力。在东北亚市场,海上风电增长可观,如韩国企业因技术短板希望与中国企业合作,运达股份认为应深入腹地,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突破。
明阳智能近日宣布拟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预计投资15亿英镑。该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与本地化运营能力,在全球市场取得多个“零的突破”,成为率先为日本和意大利海上项目供货的中国整机厂商。随着英国制造基地计划推进,明阳正从“技术输出”向“制造落地 + 赋能本地市场”转变。
中材科技副总裁、中材叶片董事长王欣指出,企业“走出去”后,更要思考如何“走进去”。中材科技在巴西投建叶片公司,面临属地化合规、员工培养、供应链、文化差异等问题,目标是打造中国人投资的巴西企业。
斯凯孚中国副总裁、CTO钱卫华认为,当下风电企业出海是重构商业模式的新机遇,应将国际化战略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构建、人才梯队培养和品牌构建的契机,而非单纯追求产品销量。他提醒企业关注本土化服务团队建设、供应链和管理团队培养等问题,到海外建厂成本增加,需考虑融入当地生态,重视ESG、解决就业和用工规范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风电企业出海热潮中,应因地制宜,在加强本地化的同时,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全方位提升。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