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控制权转让“告吹”,面临双考验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722阅读 2025-10-22 04:42

Ai快讯 近日,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宣告耗时3个月的控制权转让计划正式终止。这场被市场寄予厚望的“自救”交易,最终因控股股东股权冻结等遗留问题而折戟,使得这家昔日的“高端零食第一股”面临股权与业绩的双重考验。

7月10日晚,良品铺子公告称宁波汉意正筹划控制权变更的重大事项。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发布公告前,公司股价就已提前涨停。当日晚间,上交所也向良品铺子发出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一事明确监管要求,对象涵盖上市公司、董监高、股东、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中介机构等。

7月18日,该公司正式披露协议细则,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拟以每股12.42元的价格向武汉国资转让21%股份,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良品铺子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同时,为推进交易,各方还将协议截止日延后30天至10月15日。该公司在公告中曾明确表示,引入长江国贸是看中其产业协同性,能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然而,由于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的诉讼纠纷未能解决,其股权冻结状态未能解除,导致协议约定的“无权利瑕疵”条件未达成,交易最终告吹。回溯上述纠纷事件的脉络,2025年5月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书》,前者为化解自身债务,约定后者在尽职调查后有权受让良品铺子部分股份。协议中明确,截至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对交易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然而,宁波汉意并未在约定时间内与广州轻工签署股权交易协议,而是在不足两个月以后转向与武汉国资签约。今年7月,广州轻工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19.89%的股份因此被冻结。此外,除了要求宁波汉意继续履行协议外,广州轻工还要求宁波汉意按交易总价款日万分之五计算持续违约金,截至7月31日,该项诉讼涉及金额已达10.23亿元。

记者注意到,良品铺子控股股东转让控制权的背后,是公司业绩承压,经营形势日益严峻。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滑11.02%;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610万元,同比下降125.57%,出现自2020年2月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延续颓势,营收同比缩水27.2%至28.2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455万元,同比下降491.59%;扣非净利润暴跌1694%至 -1.19亿元;毛利率下滑至24.42%。此外,良品铺子线下门店出现明显收缩趋势。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门店数量共2445家,较年初减少259家;较2023年公司业绩巅峰时期的3293家,减少848家。

良品铺子在财报中表示,营收变动主要系公司2025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且公司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导致门店数量下降;同时,受平台流量下滑影响,公司线上营收下降,导致整体营收下滑。此外,良品铺子实施的全渠道降价保量、品类扩张等策略,均未能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而控股股东也试图通过转让控制权实现债务出清。2024年5月,良品铺子宣布了两位重要股东“宁波汉意”和“达永有限”的减持。目前,武汉国资旗下长江国贸未能如约入主,宁波汉意创始团队仍为实控人,良品铺子未来如何应对股权与业绩的双重挑战,值得市场关注。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