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转型,开辟全新发展空间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203阅读 2025-10-24 06:16

Ai快讯 近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举办,会上处处可见风电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最新成果。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从战略共识转向全面行动,中国风电行业也在积极整合全链力量,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跃升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阶段。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三北”地区、中东南部陆上以及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巨大。为推进风电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10月20日,《风能北京宣言2.0》发布,提出要锚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50亿千瓦风电装机。相关人士认为,风电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且已成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电源。按国际组织预测,为实现全球变暖限制目标,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中国风电未来合理的发展目标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确保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反内卷”是当下新能源行业的重要议题。过去一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风电行业针对“反内卷”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产业链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当前,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新阶段,风电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整机企业积极调整策略,将资源聚焦于更具并网友好性、更具多场景可靠性、更高发电效率的机型,人工智能成为重要技术依托。

在今年国际风能展览会上,风电企业纷纷推出AI融合的风电创新装备。远景能源发布行业首个伽利略AI风机和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可提升风电场收益20%以上。中国中车将AI技术广泛用于风电设备及运维,增强风场并网稳定性,保障长期可靠运行。相关委员表示,智能算法参与电力交易可实现分钟级响应,有效破解行业性难题。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认为,未来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转向“人工智能资产”的规模。

“走出去”也是风电企业破内卷的重要选择。“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机组出口持续增长。当前,中国风电出海正从单一设备出口向涵盖技术、标准与服务的综合体系输出转型。从主流厂商出海情况来看,远景能源在风机订单方面表现突出。相关人士认为,国际市场是检验提升中国新能源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中国整机厂在供应链、服务响应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不过,海外市场不确定性更强,秦海岩建议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要注重本地化,与各国风电开发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