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李兰
二十届四中全会落幕,有关房地产新提法引发关注。
10月23日,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首次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为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房地产市场指明未来方向。
与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未提及房地产形成对比,此次将房地产相关表述置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部分,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定位的重大转变。
克而瑞发文指出,这一变化标志着房地产的定位从单一的民生保障或经济刺激工具,升级为与促进消费、扩大投资、优化区域布局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凸显了中央构建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决心。
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行业发展逻辑的重塑。克而瑞指出,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现状,未来政策调整将呈现三大核心变化:一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维度的品质提升,而是涵盖“供给-需求-运营”全链条的系统性升级;二是加速城乡与区域协同,以城市群为核心推动住房需求向品质化转变,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拓展乡村特色地产,形成城乡互补格局;三是完善民生与市场平衡机制,在强化普惠性住房保障的基础上,通过稳预期、防风险政策支持合理需求,构建“民生有保障、市场有活力”的良性生态。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从操作层面表示,理解“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维度把握。既要稳妥推进改革,也要精准破解市场堵点,如二手房挂牌激增、置换链条不畅等问题,全力增强居民家庭房屋资产的流动性。发展目标应转向“经济合理、品质提升”,建设群众满意、产业提质的新发展模式。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十五五”时期重视房地产和住房,与“十四五”时期或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此次公告强调了高质量发展。
在他看来,高质量发展包含三个层面:房子建造品质要高质量,行业管理要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也要高质量。
具体而言,行业管理要从“人房地钱”联动入手——根据不同群体的人的需求匹配住房供给及配套服务,然后才决定供地,不能以地方财政需要、投资增长来决定土地供给。强化需求分析,潜力需求不是现实需求,就要先供应租赁、保障房,然后完善就业环境,再转化为商品房的消费,这就是先租后买、保障 市场,也就是管理新模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近日的发布会上明确,“十五五”期间将以城市更新、完善住房保障、好房子建设为抓手,构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这表明,未来的房地产发展将更加注重存量优化和品质提升。
多重信号显示,房地产正在迎来新一轮深刻变革。在“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好房子”建设、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等有望被列入“十五五”规划建议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地产关联产业众多,其在扩大内需战略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好房子”建设、城市更新、存量盘活等重点任务落地,供需良性互动的行业生态正在形成,房地产将在民生保障与内需拉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