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解决真实问题,比模仿人类更重要。”在2025年10月的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石头科技副总裁乌尔奇关于机器人发展的表态,试图勾勒出这家企业聚焦核心的技术形象。
作为国内智能清洁电器领域的头部企业,石头科技的核心版图很清晰。自成立以来,其以扫地机器人为起点,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矩阵。截至2025年6月底,已有超过2000万家庭使用其扫地机器人产品。
依托激光雷达、3D-TOF导航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该公司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继2024年拿下扫地机出货量、销售额全球第一后,2025年一季度及二季度均维持出货量全球首位,在德国、韩国等核心海外市场市占率超50%。
不过,从业绩表现来看,这家公司呈现营收高增与利润承压并存的显著特征。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国内市场受政策推动、境外市场靠渠道拓展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但利润端同步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减少39.55%,扣非净利润降幅扩大至41.96%,这种背离态势在2024年已初现端倪,当年营收增长38.03%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4%。
利润下滑与销售费用的大幅攀升直接相关。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激增至2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51%,2024年销售费用已达29.67亿元,同比增幅73.23%,广告及营销开支的急速增长成为主要推手。
同时,境外市场毛利率承压也加剧了盈利压力,2024年境外业务毛利率53.70%,较上年下降6.74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关税运费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下的价格策略调整。
主业盈利承压之际,创始人昌敬主导的跨界造车探索也未达预期。据乐居财经了解,极石汽车作为其“第三次创业”项目,累计融资已超15亿美元,却仅推出极石01一款车型。
从销量来看,2024年全年销量仅5682辆,月均不足500辆;2025年前三个月累计销量仅2136辆,1月销量甚至跌至502辆。即便8月创下1286辆的单月新高,也与理想L7等竞品单月过万的销量相去甚远,且这种增长建立在去年同期极低基数之上,尚未形成稳定的用户群体与市场认知。
主业与跨界业务的双重压力直接传导至资本市场,股价表现与公司应对举措形成鲜明互动。截至2025年10月,公司股价徘徊在180元左右,若以历史最高价计算,跌幅已超50%,
市值也较巅峰时期蒸发过半。
面对股价颓势,公司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于2025年4月启动股份回购,截至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36.9万股,支付金额达7386.5万元,且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试图通过利益绑定传递信心。但从市场反馈看,这类举措的提振效果有限,10月以来股价仍延续调整态势。
在此背景下,港股IPO进程成为石头科技优化资本布局的重要尝试,但却同样面临挑战。2025年6月末,石头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主板挂牌,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市场解读为拓宽融资渠道、支撑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9月,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其出具补充材料要求,涉及增值电信业务资质、用户数据安全、控股股东认定等细节问题,显示IPO进程仍面临监管层面的核查考验。
相关标签:
家居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