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991年,威海广泰创始人李光太用客户5万元预付款,在威海一间租借厂房里,开启制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电源车”的征程,旨在打破国外垄断。
三十余年后,威海广泰产品服务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机场,成为全球空港地面装备领域唯一能为飞机和机场配齐所有装备的厂商。其空港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多款核心产品市占率达80%,12种装备为世界首创、29种填补国内空白。
威海广泰创业源于1972年外国元首访华时进口飞机电源车带来的触动。1991年,李光太辞去公职创立公司,开启中国空港地面装备自主化进程。首台商业化飞机电源车下线后获西南航空认可,公司确立“以技术创新为龙头,多品种、小批量”十年战略,产品线拓展至整个空港地面设备领域。国产设备使海外同类产品价格下降超30%。
2021年,威海广泰率先完成全系列空港装备电动化。重庆机场空侧智能充换电站将电动行李牵引车补能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5分钟。公司推出的35吨电动集装箱货物装载机、50吨电动飞机牵引车等5种装备属世界首创。国内民航约50%的电动化产品由其提供,电动装备置换燃油产品可助力机场作业区域减少80%碳排放,出口海外产品解决部分地区电力短缺等痛点。
2025年上半年,威海广泰研发投入超6000万元,重点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项目。2024年,国际空港装备订单额达10.39亿元(含境内出口),同比增长67%;国内空港装备订单10.55亿元,同比增长68%。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产能,平台车生产线月产量从12 - 13台提升至近40台,正推进摆渡车、客梯车等8款产品产线智能化改造。
威海广泰与全球四大领先地服公司及主要地服设备租赁公司保持战略或深度合作。2022年9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欧洲空港地面设备展上,作为首席赞助商及中国唯一参展商参展。海外客户实地考察其近300人的研发团队与智能化生产线后展开合作。
2025年3月,威海广泰与新加坡新翔集团达成合作,联合优化电动牵引车以适应东南亚气候环境,共同参与制定电动GSE设备维护标准。公司将持续把差异化技术、快速交付能力转化为全球竞争力,开拓全球市场。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