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在建筑装饰行业深度调整与企业转型的交织期,高层人事变动往往被视作观察企业发展轨迹的重要窗口。
11月3日,有着“深圳建筑老字号”之称的美芝股份(002856.SZ)公告显示,公司非独立董事胡蝶与副总经理万征双双递交辞职报告,二人原定任期均至2027年1月17日,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这一人事变动发生在企业“断臂求生”的关键阶段,也让这家历经四十余年沉浮的老牌企业再度走入公众视野。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次辞职的两位高管均深度参与公司运营管理。
胡蝶在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的同时,一并卸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相关职务,尽管其辞职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不足法定人数,但使得审计委员会人数暂时不达标,因此辞职报告需待新任委员产生后生效,在此之前她仍需履行相关职责。
万征的副总经理职务则直接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其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已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公告披露,二人均未持有公司股份,也不存在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回溯美芝股份的发展历程,其曾是深圳建筑装饰行业的标杆企业。成立于1984年的美芝股份,伴随深圳特区成长起来,打造过深圳市民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博物馆等诸多地标性项目,在建筑装饰、幕墙、机电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口碑,并于2017年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
公司创始人李苏华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掌舵者,从早期深耕本土装饰市场到推动企业上市,他带领团队将这家地方企业培育成行业知名企业,其个人也一度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成为公司实控人。
但上市后的美芝股份很快陷入发展困境。自2019年起,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0年引入国资试图“救场”——原实控人李苏华将29.99%股份转让给广东怡建,佛山市南海区国资局成为新实控人,公司由民企转为国资控股,同时签订了2021-2023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的业绩对赌协议。
如今股权结构显示,广东怡建仍以29.99%持股稳居第一大股东,李苏华虽持有11.24%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但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冻结,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名自然人与基金新进,股权结构呈现分散化趋势。
业绩层面的压力始终未得到缓解。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仅2.4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84%;归母净利润亏损4425.83万元,尽管较上年同期减亏1619.75万元,但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仍低至-52.58%,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仅为0.75和0.74,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为扭转困局,公司近期密集抛售资产:9月挂牌转让50项房产回笼资金,10月又拟出售控股子公司广东英聚建筑51%股权以剥离亏损源,而英聚建筑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已为-4444.24万元,全年亏损超5000万元。
企业发展中的争议与内耗更加剧了困境。2021-2023年业绩对赌失败后,新旧股东矛盾全面爆发:李苏华公开指责国资股东未兑现60亿元工程赋能承诺,多次在董事会投反对票;
广东怡建则提起诉讼索要超4.2亿元业绩补偿款,直至2024年11月通过董事会换届罢免李苏华相关职务才暂告段落。此外,子公司资不抵债、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等问题,也让市场对其转型前景充满疑虑。
如今胡蝶与万征的离任,成为美芝股份转型期的又一节点。对于这家深耕行业四十余年的老字号企业而言,如何在高管更迭后稳定经营团队,依托国资背景整合资源,同时化解历史遗留的股权纠纷与经营难题,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行业调整中突围。这场“断臂求生”的转型之战,仍在持续考验着企业的韧性与智慧。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