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沈波:AI算力需求超摩尔,能耗成瓶颈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014阅读 2025-11-07 21:42

Ai快讯 今年是ASML第七次参加进博会,在本届进博会上,其重点展示全景光刻解决方案下的部分产品,包括DUV光刻机、计算光刻业务、量测与检测产品等。

目前,ASML中国区员工人数超2000人,相较去年有约10%的增长。

根据最新Q3财报信息,ASML预期2025年公司全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5%左右,预计2026年净销售额不低于2025年水平。其中,EUV业务受益于先进DRAM和尖端逻辑芯片的需求,预计将实现增长;DUV业务受中国等地区客户的动态影响,预计相较2025年有所下滑。2030年预计公司营业额在440亿到600亿欧元之间,目前ASML对这一预期基本维持不变。

尽管EUV已成为多数逻辑和存储关键层的光刻技术标准,但DUV仍是芯片成像主力。从产业发展角度,即使到2030年全球每年晶圆数曝光超过9亿次,EUV的占比依然较小,绝大部分芯片还是由DUV生产。

财报显示,2024年和2025年ASML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表现强劲,但预计2026年来自中国客户的需求将从高基数水平回落。这一变化在半导体产业的周期性调整范围内,2023年之前,中国市场在ASML全球销售额中的占比多年维持在15% - 20%,预期2026年回归历史常规水平是正常化表现。过去两年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较高,是因不同地区客户需求时间节点变化,使ASML有能力交付此前积压订单,带来一波成长,这部分产能需时间消化,导致周期性变化。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AI将为全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的价值,AI芯片快速发展将带动半导体设备等环节获得新机遇。AI对半导体行业的需求覆盖多方面,除GPU和CPU用于超级计算外,很多AI数据由传感器或主流模拟芯片收集,需要大量采用成熟制程的逻辑芯片,对先进和主流芯片的需求几乎全覆盖。

未来随着AI终端应用扩展到消费、工业等领域,将带来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发展。现阶段AI带来的新需求集中在大模型和服务器端,尚未充分传导到终端消费电子领域。当AI终端应用兴盛,市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状态,需求传导到消费电子端时,半导体行业将真正大发展,目前芯片产能需求还未落地。业内对AI终端爆发期保持乐观,这也是ASML维持2030年营收预期,以及预计203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超一万亿美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AI时代,半导体产业发展不再遵循摩尔定律。AI算力增长需求远超摩尔定律,AI大模型参数增多,模型效率每两年以15 - 16倍的速度增长,导致AI时代对算力的需求与摩尔定律形成剪刀差,芯片性能无法满足需求。

算力高速增长带来能源消耗挑战。传统半导体行业中,相同算力要求下能源消耗每两年下降,因芯片能效提升。但AI时代对算力要求呈指数级增长,模型参数规模扩大。假设其他技术条件不变,仅增加模型参数提升性能,到2035年前后,运行一个顶级大模型的功率峰值可能接近全球电力供应总量。

解决这一挑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提升AI模型效率,二是提升芯片性能。3D集成、存算一体、HBM等芯片架构和技术,会成为未来芯片行业的大趋势。通过晶体管微缩提升芯片制程,仍是提高芯片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本质是在更小芯片上实现更高集成度以降低能源消耗。半导体行业正依循2D微缩和3D集成两大核心路线寻求突破。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SML首款服务于先进封装的光刻机TWINSCAN XT:260已实现商业发货,其客户有晶圆厂、封测厂等,诸多企业都在探索先进封装领域的机遇。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