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过去,黄油、稀奶油和奶酪(“两油一酪”)被视为外资乳企“专利”,如今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两油一酪”成为国内乳企布局重点,竞争从C端零售市场延伸至B端餐饮工业市场。国内妙可蓝多、伊利旗下的大洋洲乳业、光明乳业旗下的新莱特等乳企展示多系列奶酪、黄油等新品,其中有大量针对B端市场的新产品,还请来大厨现场展示烘焙、新茶饮等解决方案,与外资乳企竞争。
大洋洲乳业展出牧恩黄油、环球甄选稀奶油等产品;光明乳业展出多款意式混合碎奶酪、帕玛森与马苏里拉奶酪产品,以及两款进博会首发的高温灭菌搅打稀奶油新品。
进博会期间,妙可蓝多发布首款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此前国内乳企大多采购新西兰等国原制奶酪原料,进口后再加工成B端产品。国内原奶市场深度调整后,中国原奶成本具备竞争优势,国产化减少仓储运输等物流成本。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供应更稳定,不受贸易摩擦、国际局势变化影响。
妙可蓝多创始人、总裁柴琇表示,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提升公司对B端客户服务能力。2024年下半年,妙可蓝多一款定制马苏里拉产品被必胜客选用,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上市后将面对更多餐饮客户。
恒天然原料业务中国销售总监英昌武称,近年来国内马苏里拉、再制奶酪等品类随中国披萨、冷冻烘焙市场增长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品牌拿走很大一部分市场增量。
近年来,中国乳品市场经历跨越式增长,面临新一轮结构性调整,传统液态奶增长放缓,烘焙、咖啡、新茶饮等新兴餐饮赛道爆发式增长,带动乳企B端深加工赛道崛起,“两油一酪”成为乳企争夺的“第二战场”。
从乳企三季报看,主流乳企液态奶收入下滑,但奶酪、奶油等业务保持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伊利液体乳收入下降4.5%,奶油、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乳品B端原料产品增长20%以上。同期,妙可蓝多前三季度奶酪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7.4%,第三季度奶酪业务同比增长22.4%。
进口端数据显示,2025年1 - 9月份,中国进口各类乳制品约200万吨,同比增长3.3%。其中液态奶同比减少6.1%,干乳制品占比3/4,同比增长6.7%,奶油、奶酪进口额分别增长36.3%和17.8%。
柴琇认为,国内乳制品消费“由喝转吃”,消费方式多元化,“两油一酪”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以奶酪为例,市场渗透率从十年前的8%提升到目前的30%左右,中国奶酪消费从儿童市场起步,上升空间大,未来中国奶酪市场有千亿规模潜力。
尼尔森IQ数据显示,全球乳制品消费中,奶酪占31%,与液奶的33%占比相当;中国奶酪占2%,液奶超过60%。行业调整后,“两油一酪”市场被认为是国内乳制品消费扩容主要方向,乳企加大投入,产品创新是核心竞争点。
进博会期间,Arla同步全球首发两款涂抹奶酪新品,原味减脂奶油奶酪脂肪含量减少34%,迎合消费者对健康低脂的需求。英昌武表示,国际市场运动和健康生活是主流创新竞争方向。
“两油一酪”产业发展对国内上游原奶行业有利好。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称,国内发展“两油一酪”可平滑奶业周期性波动,生鲜乳过剩或奶粉市场低迷时,可将鲜奶资源转向高附加值且储存期长的深加工产品,缓解阶段性供给过剩压力。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