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人身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随之揭晓。据统计,截至11月7日,已有7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述70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1万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4605.2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数据。
此外,日前,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根据2024年寿险和健康险准备金以及独立账户/保险和投资合同准备金或负债,发布了全球寿险公司50强名单。寿险榜单上,以寿险和健康险准备金这一指标来看,中国人寿以7980.7亿美元的准备金,成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公司。
中资保险机构国际化布局方面,中国人保在资本市场开放日明确提出财险业务出海战略,聚焦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产品出海两大主线,并规划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贡献增量保费的30%。在新“国十条”鼓励保险机构拓展海外业务背景下,财险顺势出海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为估值修复带来上行空间。
港股交投活跃度显著回升,交易所盈利中枢上移。国泰海通证券表示,香港交易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34.2亿港元,同比增长44.8%,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同比大增126%。随着内地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进程加快以及海外市场流动性改善,港交所作为核心平台将持续受益于投融资活跃度提升,中长期盈利潜力进一步释放。
方正证券认为,保险行业资负两端同步改善、开门红预计延续稳增长趋势,估值或迎持续修复。利率企稳、权益改善,推动投资收益率企稳回升;报行合一、预定利率下调等监管政策呵护下负债成本能持续压降等,利差风险持续缓解,叠加权益弹性显著,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击。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0日收盘,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89%,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全天收涨2.04%。成分股国泰君安国际上涨5.19%,山高控股上涨5.00%,中国信达上涨4.00%,中国太平、德林控股等个股跟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1.23%,其中权重股中国人寿上涨3.82%,中国太保上涨3.23%,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跟涨。
从估值层面来看,港股通非银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8.09倍,处于近3年12.3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7.6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有机构分析认为,无论从政策端,还是行业基本面和估值等维度,非银板块均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其中,港股非银板块相较A股非银更优,攻守兼备。
规模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236.18亿元。份额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最新份额达138.3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通非银ETF近7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6.53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8.77亿元。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市场首只且唯一一只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不受QDII额度限制;其中牛市“第二旗手”保险占比超6成。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A类:020500;C类:020501)。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