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并明确“健全完善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这是继2023年11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后,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标志着调节性资源价值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储能作为高比例风光并网下的关键调节资源,正迎来经济性拐点。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随着储能投资成本大幅下降,其已成为最具经济性的电网灵活性资源,全球储能需求将进入共振放量阶段,带动锂电行业迈入新周期。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电网改造和调节成本上升将推动终端用电价格长期上行,进一步打开户储与工商储的长期需求空间。2026年国内储能装机有望达300GWh,对应锂电池总需求超2700GWh,其中储能电池需求将突破900GWh,产业链多个环节或将出现紧缺。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430GWh,同比增长99.07%,需求表现超预期。中原证券认为,随着动力锂电池高增长趋势延续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板块整体业绩持续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81%,净利润同比增长28.07%,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电解液主要材料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截至11月7日,六氟磷酸锂价格较年初上涨90.40%,反映产业链供需格局正在优化。
花旗分析师Jack Shang等人在报告中表示,更加确信在未来几年将有强劲的潜在电池需求;预测到2026年,电池需求将同比增长31%。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持续加速,经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总出货将超700GWh,其中全固态电池超200GWh。中国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实现对欧美日韩的弯道超车,全固态电池加速追赶,整体目标是2026~2027年实现上车和小批量产,2030年实现商业化,成长曲线陡峭。展望2026年,半固态电池在消费、动力、储能等领域放量在即,全固态电池开启装车验证,建议把握电池、材料、设备相关环节的投资机会。
此外,AI驱动的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激增正催生新型供电与储能模式。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以GB300平台为例,整机柜功耗已达传统机柜的10倍以上,推动AIDC供电系统向高压化、高效化演进,SST结合800V HVDC或成终极解决方案。同时,储能将在AIDC中承担容量支撑功能,未来配储需求有望爆发。当前海内外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修,2025Q3订单与收入已兑现高景气,预计2026年将迎来基本面全面落地。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1日 09:5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强势上涨2.23%,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盘中最高涨超2%。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1月10日,储能电池ETF广发近2周累计上涨5.4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成分股上能电气上涨9.53%,鹏辉能源上涨9.38%,固德威上涨4.8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7%,其中第二大权重股亿纬锂能上涨3.95%,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跟涨。
份额方面,储能电池ETF广发最新份额达1.30亿份,创近1年新高。资金流入方面,储能电池ETF广发最新资金净流入97.56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605.54万元。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新能源储能电池主题(含电池制造、系统集成、温控消防等),选取5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专注储能电池产业链投资价值。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