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基金调研恒逸石化,聚酯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7864阅读 2025-11-18 17:30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11月14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恒逸石化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237.87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录得34.32%。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9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基金简称近一年收益成立时间基金经理
016709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34.322022年10月18日赵诣 
016710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33.792022年10月18日赵诣 
022223泉果消费机遇混合发起式A30.632024年9月27日孙伟 
018329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27.122023年6月2日刚登峰 
018330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26.602023年6月2日刚登峰 
019624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23.702023年12月5日钱思佳 
019625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23.222023年12月5日钱思佳 
020855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A3.992024年4月16日钱思佳 徐缘 
020856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C3.452024年4月16日钱思佳 徐缘 

附调研内容:

一、公司基本经营概况

恒逸石化(股票代码:000703.SZ)作为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始终秉持“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定位,通过文莱炼化项目的前瞻性布局,成功打通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产业链闭环,构建起国内独有的“涤纶+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依托“文莱炼化基地—国内聚酯产业”的境内外协同联动优势,公司已形成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的柱状产业布局。

近年来,在保持产业优势的同时,公司正加速推进“科技恒逸”战略提升,围绕公司核心业务领域,系统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稳步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以及工艺过程的创新优化,坚持以“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为导向,持续践行并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升级,同时积极推动催化剂、油剂、助剂等产业配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并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驱动力,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油—化工—化纤”民营跨国产业集团的宏伟目标昂首前进。

二、公司 2025 年三季度报告基本情况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38.85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1 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0.08%。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公司的总资产为 1,115.1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244.58 亿元。

针对投资者的提问,公司进行回答,具体如下:

泉果基金Q1、公司如何看待未来东南亚成品油市场?

从需求端来看,东南亚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5 年 4 月的报告,2025 年东盟地区 GDP 维持 4.5%增速,其中 2025 年印度尼西亚 GDP增速预计达到 5.1%,菲律宾、越南 GDP 增速预计达到 6.1%,大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预期的良好态势或将进一步带动炼化产品需求的增长。根据 IEA 报告,亚洲新兴市场仍然是主导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区域,东南亚地区的石油产量正在下降,而石油需求预计将从当前的每日 500 万桶增加到2035 年的每日 640 万桶。Platts 则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东南亚地区在石油需求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尤其是在交通燃料领域,未来十年内,东南亚地区预计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 25%。

从供给端来看,相较国内成品油供需宽松状态,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根据 IEA 数据,2025 年是炼油厂关闭的高峰年份,该地区总计有 80 万桶/日的产能将停止运行。随着产能的持续出清,预计到 2026 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至 6,800 万吨。东南亚部分炼厂仍然存在装置建设较早、技术老旧、管理不善等不利影响;叠加全球环保政策趋严,炼化企业的扩产意愿低迷,现有产能升级改造成本亦大幅上升,海外炼化企业资本开支计划趋于谨慎,未来炼厂产能增长严重受限,这将为具备技术优势的炼化企业创造战略机遇,具备清洁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炼厂,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泉果基金Q2、公司如何看待聚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聚酯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其中聚酯纤维包含长丝、短纤、切片,品种多元化。

基于下述原因,公司对聚酯行业持长期看好态度:

(1)下游需求稳健,行业景气度向好发展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国内需求方面,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 3.1%,实现温和增长。海外需求方面,在国际贸易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2025 年 1-6 月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增长 12%,出口总额为 143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0.8%,呈现“以价换量”特征;根据 CCF 统计,2025 年 1-6 月中国聚酯行业出口总量为 719.2 万吨,其中长丝出口地均为新兴市场国家,聚酯出口保持增长。

(2)产能增速分化,龙头优势凸显

根据 CCF 数据,2025 年上半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 65万吨,产能增速明显放缓;聚酯瓶片新增产能约 200 万吨,仍处于快速扩张期,导致加工费处于低位。随着行业内落后产能进一步出清、环保政策趋严以及设备供应要求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加大,聚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得到优化。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在差异化产品开发、智能化生产及全产业链协同方面形成显著竞争优势,经营效益有望随行业整合深化持续提升。

泉果基金Q3、请介绍文莱炼化项目二期进度?

目前文莱二期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相关进展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泉果基金Q4、请介绍公司科技恒逸战略的实施成果?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有效授权专利 566 件,其中研发专利 500 件,智能制造专利 66 件;累计参与制定、修订标准共计 58 项,其中国家标准 14 项,行业标准 31 项,团体标准 13 项。

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推广差异化长丝产品,2025 年上半年公司彩色丝、全消光、阳离子等差别化纤维产量占比已提升至 27%,差异化比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纤维及“逸泰康”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规模化应用,通过构建“常规产品高端化、高端产品功能化、功能产品绿色化”的技术升级路径,公司在超仿棉聚酯纤维、透明锦纶材料等领域形成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推动化纤行业向低碳循环方向演进,持续引领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

泉果基金Q5、请简单介绍公司钦州项目情况?

公司“年产 120 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钦州项目”)一期于近日平稳实现全流程打通,并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内,项目一期建设用地1717 亩,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30 万吨/年环己酮、2*40万吨/年双氧水、30 万吨/年合成氨,10 万标方/小时制氢、2*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 2*30 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同时配套智能仓库、公用工程、供热设施和服务性工程等。

钦州项目为公司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大型己锦一体化生产基地,该项目拥有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产品结构优势等。

1、技术优势:该项目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了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及知识产权,全流程制备均采用先进的单元技术及技术组合,引进最新节能技术,生产成本有望显著下降;

2、一体化优势:该项目全流程集成配套生产要素与能源资源,能耗物耗指标显著优化,各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产品结构优势:该项目产成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多种产品,产品结构丰富合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及锦纶薄膜的进一步普及,锦纶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钦州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推动行业及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公司的锦纶 6 切片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显著提升公司在锦纶市场的话语权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公司一体化战略的深化实施,进一步延伸芳烃下游产业链条,形成“苯-己内酰胺-锦纶”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巩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该项目将显著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长期积极作用。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