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许淑敏
在银登中心网站上,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披露的一则转让公告,引起市场注意。
这则转让公告是关于2025年第6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
具体看,该不良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约24.47亿元,未偿利息总额约26.95亿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高达51.42亿元,共涉及147779户借款人,对应148351笔资产,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为42.79岁,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达1856.28天。
市场上进行不良贷款转让的项目不在少数,民生银行也是按照正常流程进行个贷不良转让。
不过,民生银行在意向受让方的同意内容上面,设置了比较特别的条件。
民生银行提及,已被告知并完全接受,受让不良资产后,只能采取正当、合法的手段进行处置,承诺不得再次将该资产包对外转让,严禁暴力催收不良贷款,严禁委托有暴力催收、涉黑犯罪等违法行为记录的机构开展清收工作。
简而言之,意向受让方不得进行暴力催收。
民生银行,也是时候改变下形象了。
瑞财经查阅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关于民生银行的投诉高达5290条,其中绝大部分投诉与“暴力催收”相关。他们的投诉内容,包括逾期找第三方骚扰家人、不同人员一天多次电话骚扰等等。

民生银行正深陷不良资产困境。
一边是贷款总额缩水的境况。
截至2025年9月底,该行资产总额7.8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74%。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3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37.21亿元,降幅0.31%,在资产总额中占比56.36%,比上年末下降0.59个百分点。
另一边是不良贷款总额持续上升。
截至2025年9月底,该行不良贷款总额658.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38%,不良贷款率1.48%,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其中,可疑类贷款14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21.21%,而损失类贷款达到370.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0.76%。
根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民生银行公司类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大行业不良贷款总额合计在公司类不良贷款中占比超七成。
另一方面,民生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增长较快。
今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信用减值损失401.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3.38亿元增加了88.27亿元,增幅28.16%。
也因此,民生银行营业支出增长,进而导致利润下滑了。
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85.09亿元,同比增长68.49亿元,增幅6.74%,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85.42亿元,同比下降19.44亿元,降幅6.38%。
来源:瑞财经
作者:许淑敏
相关标签:
港股动态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