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随着海洋渔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政策落地,水产行业恶性竞争得到遏制,优质企业发展环境更规范。今年1至9月,全国20个省(区、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168.78万吨,同比增长4.51%。
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在企业业绩上得到体现。中水渔业(000798.SZ)和开创国际(600097.SH)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30.08%和269.47%,股价随之走高。
国联水产(300094.SZ)呈现“业绩亏损扩大,股价逆势拉升”局面。该公司已连续亏损,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45%,11月19日涨停。
国联水产营收持续承压。上半年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下降18.36%;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31亿元,同比下降6.00%。2025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25.82亿元,同比下降14.29%,与国内水产行业总体增长态势背离。
盈利状况方面,国联水产第三季度单季亏损2.59亿元,同比下降167.23%。1 - 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 8亿元,同比下降905.30%,亏损规模超过2024年全年7.42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602.84万元正向净利润,半年报时转为亏损5.40亿元,同比降幅3180.50%;扣非后净利润亏损5.51亿元,同比降幅22982.41%。前三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11亿元,同比下降752.80%,与归母净利润降幅存在差异,因本期计入1275.43万元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对冲部分亏损。
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72亿元,同比增加166.20%,主要因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应收账款余额为3.41亿元,较年初下降,但在营收下滑背景下,回款质量未实现实质性改善。国联水产已连续六年半亏损。
国联水产业绩困局是多重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作为较早布局预制菜的水产企业,其预制菜转型进度不及预期。一方面,南美白对虾等传统初加工产品在营收中占比较大,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附加值低,拖累整体利润。另一方面,预制菜领域缺乏核心爆款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未形成差异化优势。其精深加工及预制菜品系列涵盖多个品类,但无一款产品形成广泛市场认知。
水产预制菜行业竞争激烈,除国联水产外,安井食品、味知香等专业预制菜企业及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均在加速布局。国联水产在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方面不具明显优势,渠道布局上缺乏与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深度绑定,订单稳定性不足。
战略执行层面,国联水产战略方向多次调整,未形成清晰、稳定发展路径。2023年重点推进“中央厨房项目”,2025年因消费市场增长未达预期宣布项目延期,制约预制菜业务规模化发展。2025年上半年国联水产研发费用2028.36万元,占当期营收16.51亿元比重约1.22%,低于同行业企业,与上年同期2387.14万元研发投入相比下降15%,创新能力建设滞后,产品在终端市场辨识度不高。
与基本面不同,国联水产资本市场表现强势。8月以来,公司股价从低点启动,10月底明显拉升,累计涨幅较大,远超同期大盘及行业指数。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8亿元,截至11月19日,公司总市值升至60亿元附近,动态市盈率为负。国联水产面临持续亏损、资金链压力、潜在合规风险等多重不确定性。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