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李兰 11月28日,据中国家电网微信公众号,太阳雨集团总裁陈荣华在其专栏发表题为《“舍九取一,方能得十”》的文章。
文章指出,今天早已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而是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代。企业必须果断舍弃边缘业务,聚焦主航道。从“做多”转向“做精”,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贪多求全,往往导致满盘皆输。
陈荣华在文中强调,取舍,是人生智慧,也是战略核心。人生在世,常被“多”的繁华所迷惑,却忽略了“精”的力量。企业战略亦然——“战”即“做什么”,是“取”;“略”即“不做什么”,是“舍”。战略,本质上就是取舍的智慧。
他引用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损失厌恶理论”,解释了“舍”之所以困难,在于人性本能地倾向于获取而非放弃,因此“做多”是本能,而“做少”是本事。
他认为,在信息爆炸、选择过剩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舍九取一”的智慧。
全文如下:
取舍,是人生智慧,也是战略核心。人生在世,常被“多”的繁华所迷惑,却忽略了“精”的力量。企业战略亦然——“战”即“做什么”,是“取”;“略”即“不做什么”,是“舍”。战略,本质上就是取舍的智慧。
对人而言,“取”易“舍”难。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损失厌恶理论”揭示:人对失去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因此,人性往往倾向于“取”而非“舍”。舍,是反人性的。
企业在战略选择中,尤其在“舍”的层面,常面临巨大挑战。结果往往是业务范围越铺越广,产品种类越做越多,经营效益却越来越差。做多,是本能;做少,是本事。
今天早已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而是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代。企业必须果断舍弃边缘业务,聚焦主航道。从“做多”转向“做精”,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贪多求全,往往导致满盘皆输。
“取一”,是“舍九”之后的必然聚焦。《尚书》有言:“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将全部精神与力量,专注在一点之上。这一点,既是战略的方向,也是战略的突破之道。
乔布斯重返苹果时,面对庞杂的产品线和濒临破产的危局。他的破局之道,正在于果敢“舍九”——砍掉大量冗余项目和产品线,将公司所有创造力与资源,极致地“取一”于少数核心产品。从iMac、iPod到iPhone,这种近乎偏执的“舍九取一”,不仅未让苹果陷入贫瘠,反而铸就其全球领先的辉煌。
正如“水滴石穿”所揭示的:不是水滴具有多么大的能量,而是它不分昼夜、持续作用于同一点,终究水滴石穿。那“同一点”,就是聚焦,就是专注,就是“取一”。
“得十”,并非一厢情愿的贪婪所能实现。它是在“取一”之后,经时间与努力催化,自然结出的硕果,是持续聚焦带来的超额回报。当我们真正找到那个值得坚守的“一”,并为之投入全部热情与专注,“得十”的奇迹便会悄然发生,其结果,往往超越最初的想象。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奉行“结硬寨,打呆仗”。他不取巧、不贪功,舍弃诸多看似诱人的奇谋,只坚守“稳扎稳打”这一最朴实也最可靠的原则。最终,他凭借这“一”,为飘摇的王朝搏得一线生机,也为自己赢得“十分”功业。
在信息爆炸、选择过剩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舍九取一”的智慧。
由此可见,那被舍弃的“九”,恰是滋养“一”的土壤;而那最终成就的“十”,也不过是“一”在时间长河中的凝结绽放。这便是“舍九、取一、得十”的奥秘:一种在有限人生中,实现无限价值的深刻启示。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