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发行结果出炉,80亿募资创年内科创板新高,“国产GPU第一股”获热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3.8w阅读 2025-11-28 17:50

文/李姗姗

“国产GPU第一股”发行结果圆满收官。

11月27日晚间,摩尔线程(688795.SH)公布新股发行结果,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为1677.07万股,缴款认购的金额为19.17亿元;网下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为3920万股,有效缴款认购的金额为44.8亿元,全额认购。

公告显示,由散户构成的网上投资者共放弃认购数量为2.93万股,该股数全部由保荐人中信证券包销,包销金额为334.86万元,包销股份数量占本次发行总规模的比例约为0.04%。通常,高发行价会加大股票的承销风险,导致包销比例攀升(Wind统计今年包销比例区间为0.1%-0.5%)。然而,摩尔线程本次发行打破了这一惯例:其发行价高达114.28元,为年内之最,但承销商最终包销的比例却极低,仅为0.04%。这表明投资者几乎无人“用脚投票”,市场认购极为踊跃,反映出投资者群体对摩尔线程的未来前景抱有高度共识和坚定信心。

除了散户以外,在新股战略配售中,摩尔线程共引入10家战略配售对象,涵盖国资背景机构、互联网巨头及知名创投机构,合计投资金额高达约16亿元。其中,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获配约5亿元,成为本轮最大投资方。

本次发行,摩尔线程募集资金合计79.97亿元,基本实现预期募资额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4.24亿元后,募资净额为75.73亿元。

在全球AI产业链加速本土替代的背景下,摩尔线程以114.28元/股的发行价、近80亿元的募资总额,双双创下今年科创板IPO之最,成为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明星项目”。

IPO火速通关

483万户股民、286家机构抢筹

此前,在申购环节,摩尔线程的新股在网上有482.66万户股民抢筹,有效申购股数约为462.17亿股,有效申购倍数约为4126.49倍。回拨机制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635054%。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中签结果公告,中签号码共有33.6万个,每个中签号码可认购500股摩尔线程A股股票。

摩尔线程网下配售同样火爆。据发行公告披露,初步询价阶段共有267家网下投资者提交有效报价,涉及配售对象共计7555个,有效申购总量达到704.06亿股。两项数据均创下年内科创板新股之最。

从询价的情况看,机构的参与度较高,共吸引286家网下投资者及旗下7787个配售对象参与初步询价,报价区间覆盖88.79元/股至159.57元/股。

尤其是公司募基金的参与热度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有效报价的机构中,公募基金多达86家,私募机构亦有124家,另有30家券商、13家保险机构旗下产品加入报价队列。

其中,南方基金动用404只产品申报,累计拟申购52.85亿股;易方达基金389只产品申报;工银瑞信、富国基金分别用345只、265只产品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线程此番新股发行创下科创板多项阶段性记录。

从发行价来看,摩尔线程的发行价为114.28元/股,不仅是今年以来科创板第一高价,而且创下了今年A股IPO的最高发行纪录。

以中一签(500股)计算,申购者需缴款57140元,成为不少投资者眼中的“大肉签”。

从募资规模来看,摩尔线程此番募集资金总额为79.97亿元,这一金额也登顶年内科创板新股之最,仅次于7月16日在上证主板上市的华电新能(融资额181.71亿元)。

根据114.28元/股的发行价测算,摩尔线程此次发行市销率122.51倍,总市值将达到537.15亿元。

回顾摩尔线程的IPO之旅,亦颇具高效率标签。

2024年11月,摩尔线程启动上市辅导,历时7个月,于2025年6月8日完成辅导验收。

而从2025年6月30日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到9月26日顺利过会,10月30日获准注册,前后仅用时122天。其中,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摩尔线程也成为今年科创板IPO速度最快企业,将以“国产GPU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科创板。

实际上,在IPO前,摩尔线程就深受资本青睐。

2020年12月,摩尔线程在成立后刚刚半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作为初创企业估值即超过10亿美元,刷新当年“最快晋升独角兽企业”的行业纪录。

此后五年间,摩尔线程经历了多轮融资,吸引了红杉资本、国盛资本、中移资本、深创投、招商局创投、腾讯投资、前海母基金、联想创投、纪源资本等著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入股。

此次递表科创板之前,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估值已达到310亿元。眼下,随着摩尔线程完成上市,其总市值或将再度刷新。

国产英伟达”提速

韧性成长盈利在望

自2020年成立以来,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高性能GPU企业。

目前,全球GPU市场上,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英伟达占据着霸主地位。有分析认为,英伟达在云端AI训练GPU市场占有率高达约90%,全球绝大多数用于训练复杂AI模型的高性能GPU都来自英伟达。

在美国持续收紧高端AI芯片出口的背景下,国产GPU自主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和产业共识,摩尔线程也因此被市场寄予厚望,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国产英伟达”。

据悉,摩尔线程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从FP8到FP64全计算精度支持的GPU厂商之一,也是国内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12图形加速引擎的国产GPU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线程自研MUSA架构,具备对主流GPU生态CUDA的优秀兼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从英伟达平台迁移至国产平台的门槛。

加之,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建中,也曾是英伟达中国区前“掌舵人”,其深厚的行业背景为摩尔线程的技术路线与战略布局提供了独特优势。

成立短短五年间,摩尔线程已完成四次GPU架构迭代,成功量产五颗芯片,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领域丰富完整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实现了“云—边—端”全栈AI产品线的布局。

摩尔线程发展迅速, 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1.24亿元及4.38亿元,2023年及2024年,同比分别大增169.01%、253.65%。

2025年前三季度,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已超过过去三年营收总和,虽然尚未盈利,但机构对其成长空间与长期盈利模型展现出显著信心。

根据摩尔线程披露,公司预计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更关键的是其踩中的AI算力风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5-2027年,中国全功能GPU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将超130%,而当前国内90%的高端GPU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本次IPO募集的80亿元资金,摩尔线程将全部投入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等研发项目,进一步强化其在国产GPU赛道上的技术壁垒与先发优势。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