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 发自天津 5月10日,天津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了《(滨海新区)关于《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公示说明》,主要内容:为完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统筹推动指导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各项工作,依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相关城市更新政策标准,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牵头制定了《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现进行公示,公示期30天。
《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公示稿)如下:
一、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坚持城市经营理念、坚持城市问题导向、坚持战略引领思维和坚持政府市场统筹”的原则
二、城市更新概念界定
1.本次规划所称的“城市更新区域” ,是在城市 更新潜力用地的基础上,坚持城市问题导向,落实城市发展发战略,而划定的以拆除重建方式为主的城市 更新地区。
2.本次规划所称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是以 15 分钟生活圈为基本单元,坚持“保留、改造、拆除” 多元并举的更新方式,加强城市更新统筹,推动城市 更新实施,是城市更新项目统筹、城市更新统筹规划 编制的基本单元。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滨海新区行政辖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 2283 平方千米,包括 5 个开发区、16 个街道和 5 个镇。
四、主要任务
1.划定“两线四区”的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基于以上城市更新目标,滨海新区城市更新重点 聚焦“两线四区”地区。“两线”为海河轴线沿线地 区和滨海沿线地区, “四区”为城市核心区、轨道站 点周边地区、旧工业和老旧居住区。
2.近远期城市更新规模目标。 规划到 2025 年,完成城市更新区域规模 15-18 平方公里,完成城市更新资产投资 1000 亿元左右。 规划到 2035 年,完成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 区域规模 40-45 平方公里,约占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的 8%左右,规划累计完成城市更新资产投资总额 5400 亿元。
五、目标战略
对接落实《滨海新区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 2018-2050 年 )》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的发展目标。为此,制定四大城市更新目标战略。
(一)中心提质战略为城市核心功能强化提供空间支撑。重点推进滨城核心、汉沽城区和大港城区更新;加快轨道站点周边用地更新。
(二)产业提效战略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高质空间产品。加快对“两 低一高一闲”的产业空间进行城市更新,即对土地投入产出效益低、土地利用强度低和环境能耗高的产业用地及闲置楼宇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工业区块线外加强创新型产业空间供给,完善城市生活和服务功能; 工业区块线内植入产业邻里,向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 转型。
(三)民生提优战略为完善民生短板提供实现路径。优先推进民生短 板突出和具有安全隐患地区的城市更新;以构建社区生活圈为导向促进城市空间与社区转型发展。
(四)形象提靓战略为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提供实施抓手。积极推进海河沿线地区的城市更新;提前谋划滨海地区的城市更新。
六、更新指引
(一)更新方式指引
1.旧工业区更新指引。以产业升级为目标,规划功能在符合控规或其它上层次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统筹运用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等更新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空间载体。
2.旧城区更新指引。以优化居住环境与完善配套 设施为目标,以拆除重建、综合整治或二者统筹兼顾开展建设。
3.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加强对各类文物本 体及其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探索空间活化利用新方式。推动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复兴。做好工业遗产普查工作,在编制具体改造方案时应征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4.推动有机更新与微更新。积极鼓励实施小尺度、 低影响、低成本、渐进式的有机更新。
(二)更新空间指引
1.城市更新区域。重点落实城市更新战略,规划到2035 年,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区域规模为 40-45 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大港街道、新城镇、胡家园街道、杭州街道、海滨街道、古林街道、泰达街道、茶淀街道、寨上街道、新北街道、开发区(中心商务区)、新村街道、新港街道、汉沽街道和天津港保税区等镇街的部分地区。
2. 城市更新统筹片区指引。为强化政府主导力度,加强对规划编制、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落地、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承载力提升、片区整体利益平衡等内容的整体统筹。规划初步划定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32 个,分为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10 个和 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22 个。
(三)近期更新项目指引
重点推动已列入滨城“十四五”建设十大工程、 民生问题改善项目、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和海河沿线提升项目,具有明确更新意愿且更新方向与片区发展方向无较大冲突的项目。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者其他城市公共利益项目,提升城市承载力,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人气。
六、实施保障
(一)加强规划引领与衔接。按照全区城市更新工作部署,依据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推动重点开发区及镇街城市更 新规划的编制,进一步确定开发区及镇街更新任务和 城市更新实施行动。
(二)激活多元主体活力。加强政府主导,以完善城市功能结构、补充落实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为目标,探索政府主导 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规划市场主体参与的城市更新, 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综合整治类的城市更新,加强 规划统筹引领。积极发挥政府、社区和企业等多元主 体动力,加快推动重点地区城市更新。
(三)创新政策与保障机制。积极落实《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实 施意见(试行)》,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创新土地政 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政策等, 完善利益平衡机制、更新规划审批机制、实施监管机 制和港城协调机制等,为城市更新的有秩序、高品质 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推动城市更新立项常态化。基于大数据平台,通 过交通供给、市政支撑、公共配套、剩余开发容量等 基础信息预警,为更新项目准入、实施方案编制、更 新规模确定、公共设施配建等更新审批环节提供参考。 规范城市更新工作流程。
规划范围示意图
相关指导思想
概念界定
城市更新规模:分期推动城市更新
落实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两线四区” 作为城市更新重点地区
城市更新战略:根据四大城市更新战略引领,划定城市更新区域
城市更新区域空间指引:在哪进行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方式指引:哪些项目/地区可以进行更新 工业区更新方式指引
城市更新方式指引:哪些项目/地区可以进行更新 旧城区更新方式指引
城市更新统筹片区指引:项目肥瘦搭配和设施统筹
城市更新统筹片区指引:形成3类主导功能
来源:乐居新媒体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