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长沙 今年以来,在长沙楼市上,洋房的身影似乎出现的越来越少。根据湖南中原研究院数据,今年1-4月,长沙内五区洋房累计供应8.23万方,同比下跌65%,累计成交9.31万方,同比下跌71%,整体成交均价13725元/平,同比上涨6%。
与此同时,洋房产品去化周期也一路走高至10.6个月,成为近两年最高。去年刷屏一时的“洋房热”,如今已俨然在长沙楼市上消失了。
洋房市场的大变化
2021年可以说是长沙改善需求爆发的元年,这一年,也是长沙洋房市场的巅峰之年。
观察长沙洋房市场近两年供销量的走势可以发现,2020年之前,洋房市场表现始终平平,月度成交量最高不超过4万方,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而自2020年9月起,长沙的“洋房热”开始兴起,洋房成交量大幅上涨,直到2021年9月,长沙洋房仍处于热门成交期。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内,洋房产品库存量也持续减少,去化周期一度低至3.1个月,供不应求的情况十分明显。
但随着2021年四季度的到来,长沙的“洋房热”也随之结束,洋房供销量均开始逐步下降,去化周期不断攀升。进入2022年之后,长沙洋房市场再次回到了2019年的状态,月度成交和供应量均不超过4万方。至此,“洋房热”如同昙花一现般,消失在长沙楼市。
具体项目来看,今年以来长沙洋房产品开盘极少,截止至5月21日,仅有4个项目有洋房产品进行集中开盘,销售情况也分化较大,从20%-94%不等。更多的项目由于客量不足无法支撑集中开盘,只能依靠平销去化。
在洋房市场巨大变化的背后,是长沙改善客群置业观念的变迁。
大平层分流客群
近年来,在限购政策的严格管控下,刚需群体在不断消耗,而改善群体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增加。加之2020年疫情的突发出现,催生了一大批改善客群,以洋房为首的改善型产品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突飞猛进,2021年上半年达到巅峰,出现了中海麓山境、保利天汇、城发恒伟东风映1897、保利香槟国际等多个热销的洋房产品。
而2021年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渐下行,多家房企陆续暴雷,长沙也频频出现项目停工、延期交付现象,购房者信心缺失,包括洋房在内的新房市场均遭到影响,供销集体下跌。
但这或许并非洋房在长沙市场逐渐落寞的唯一原因,大平层的突然兴起,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洋房的改善置业人群。
自2021年12月起,大平层产品以不可忽视的姿态刷新了长沙楼市格局,长沙悦府、旭辉铂悦湘江、万科瑧湾汇等大平层项目接连入市,不少项目开盘即罄,部分项目甚至认筹人数超千人。今年以来,长沙共有12个新盘首开,其中带有洋房产品的项目仅2个,而带有大平层产品的项目则有8个,占比近7成。而在今年仅有的8个摇号盘里,刚需产品和大平层产品各占一半,并无洋房产品的踪影。
在市场整体冷清的情况下,异军突起的大平层成为各类物业中唯一一个供销量均同比上涨的物业类型。尽管洋房和大平层的产品定位和功能并不相同,对应的置业人群也不完全重合,但在一定程度上,比起洋房,如今正热的大平层对于改善客群更有分流优势。
不过在已然成为买方市场、销售两极分化的长沙楼市上,随着长沙改善需求逐渐苏醒,各类改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最终仍会回归到产品力的竞争。既有能取得94%销售率的洋房产品澳海麓院,也有去化不足两成的大平层产品梦想麓隐桐溪。无论是洋房还是大平层,也只有品质过硬的项目才能赢得市场认可。如今五月即将结束,六月年中冲刺马上到来,预计六月也将会迎来一波项目集中开盘入市,能否拯救今年平淡的长沙楼市呢?值得期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