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为回馈千万车主的信赖,北京现代举办了一场时光金曲演唱会,由此拉开品牌20周年
作为中国加入WTO后建立的第一家合资车企,北京现代峥嵘奋进20载,累计产销超过1000万辆。在20周年节点之上,北汽投和现代汽车股东双方联合增资60亿元,用于加速企业转型,未来北京现代将以智能化、电动化为背景加快改革步伐,力争在2025年实现52万台的销量目标。
从0到突破1000万辆
回顾历史,北京现代迎来过无数次的高光时刻。
2002年初创之时,在德系、美系、日系合资企业已站稳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北京现代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创下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业界奇迹。
在销量上,其完成了63个月产销百万的成绩,并且在短时间内相继实现从200万到500万的跨越,2018年,北京现代迎来了自己的1000万名用户。
产品方面,20年时间内,北京现代相继推出了索纳塔、伊兰特、ix35、途胜等一系列经典车型。其中现代ix3巅峰时期的的月销量一度突破2.5万辆,途胜系列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60万辆,而伊兰特对于粉丝来说,已经是精神图腾一样的存在。
个人认为,北京现代能够克服大势,打造诸多能够收获认可的产品,在于其能够基于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做出准确的研判。
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全新i-GMP平台与CVVD技术赋能下,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五代途胜L等车型,整体竞争力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比如第十代索纳塔 1.5T版本车型有了CVVD技术的加持,轻松实现了B级车的动力和A级车的油耗,数据显示,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25kW,并能提供最高253N·m的扭矩支持,NEDC百公里综合油耗5.6L。
面向未来:新产品、新体验
面向未来,北京现代将从产品、渠道和服务等多维度上发力,加速新能源布局。
今年年初,北汽投及现代汽车两家股东联合向北京现代增资60亿元,为其后续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据了解,未来北京现代将在产品布局、经销商渠道、新能源产品等方面加大投入。
新车布局方面,按照计划,北京现代将于2023年开始投放两款专属EV车型。2023年投入市场的新车预计将是一款介于轿车和SUV之间的跨界电动车。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这款基于现代纯电平台打造的新车,NEDC标准工况可达600km。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该平台匹配了800V充电系统,充电上相比主流的400V架构可节约一半的时间。像即将上市的小鹏G9,其采用800V高压SiC平台,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这将极大地提高充电效果。
除此之外,北京现代还将加快引进纯电车型IONIQ、氢燃料电池车NEXO等新能源产品,力争在2025年实现52万台的销量目标。
在我看来,北京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虽没有很出圈的EV车型,但并不代表其不具备与主流新能源车厂商竞争的底气。有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超过3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加42.6%,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大关。可见,现代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
另外,在北京现代现有的产品体系中,多款主销车型将会换代升级,未来形成一款入门级轿车、一款中级轿车、三款SUV和一款MPV的精简布局,大改以往“四代同堂”销售的玩法,使得每代产品都做到技术的领先和设计的领先。
在渠道和服务方面,北京现代在重点维持渠道稳定的同时,在全国区域内合理优化网络布局和网点配置,并持续进行店头和店面服务的升级,具体做法比如将经销商数量精简至560家以内,持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并启动名图纯电动线上代理销售模式。
可见,北京现代的改革,将是从产品到服务的方方面面。
写在后面:
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下,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品牌要完成转型,首先应该从消费者最关注的产品入手,加速新能源车的布局无疑是北京现代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而产品的更新势必涉及到技术的升级优化,以及渠道管理建设的同步开拓,以上提及的60亿元的增资,将使得北京现代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来源:有车以后
作者:有车以后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