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版诸如:
“明年利率又恢复高位,2022年只有最后一个多月时间了,等降价的朋友可以下手了,4.1利率百年难遇。
4.3利率止于2022年底,年底前是按揭购房最佳窗口期。”
不难发现,大多数关于“利率明年上升”的引述和结论,都来自11月16日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的专栏3,即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乍一看,“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的规定阶段性放宽至2022年底…2022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就像他们(特指上文截图)说的那样。
但我们细细品味一下,梳理几个重点来看看,你就会发现抛开内容不谈,他们(特指上文截图)讲的全是废话。
第一个重点:2023年将自动恢复原有政策,但原有政策的利率标准实际没有变化。
咱们来捋一捋,截止到目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年内共发布了两次关于调整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
一次是9月29日,还有一次就是5月15日。也就是说,即使明年恢复原有政策,也是继续执行今年5月发布的差别化信贷政策。
根据政策,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仍然是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
而且这份通知原文里并没有限制政策的执行时间,也就是说在新的政策发布前,利率标准短期内是不会变的。从字面意思理解,明年住房信贷也许仍将处在宽松环境内。
第二个重点:阶段性放宽的城市里,成都不是主角。
9月29日出台的政策阶段性放宽至2022年底,针对的是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
符合条件的这23个城市分别是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武汉、贵阳、昆明、兰州、秦皇岛、包头、温州、安庆、泉州、济宁、宜昌、襄阳、岳阳、常德、湛江、桂林、北海、泸州、大理。
其他城市并未有任何影响和变化,仍然执行5月发布的差别化信贷政策。成都同理,假设未来利率发生变化,也主要受地方和商业银行的影响。
何况,每个借贷人的资质和情况都不相同,最终的贷款利率也会存在差异。
第三个重点:提振住房消费和市场信心仍然是政策主基调。
报告提到的阶段性政策,关于“阶段性”的解读,以及多次提到的“2022年年底”,都表明了国家层面对解决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
利率放松虽然是阶段性的举措,但最终目的是不变的,且仍在反复提及。那就是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相关阅读
*央行行长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及房地产: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也强调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即“金融16条”,其中提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各地在全国政策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在城市政策下限基础上,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新市民住房金融服务,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的标准,多维度科学审慎评估新市民信用水平,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
那么回到主题,未来还有没有降息空间?
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年底时刻房企正在加速冲刺,多项优惠叠加宽松信贷环境,购房者利好多多。但整体来看,市场观望情绪仍然较浓,回暖仍需时日。
利率方面,LPR已经连续四个月未变,1年期LPR为3.65%,5年期LPR为4.3%。不仅是成都历史最低点,也是LPR自2019年至今的最低点。
而政策层面的阶段性调整放松,已多次在全国范围内上演,旨在给予市场和购房者更多议价权。放在整个市场周期来看,这样的行为是连续性的,并始终带着修复市场的积极预期。
综上,我们认为明年信贷收紧的可能性较低,短期内不会出现上调。
另外,据新华社报道,1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上提到“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整体来看,未来信贷或将继续保持宽松,不排除进一步降准及降息的可能性。
【本文完】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CRIC克而瑞四川(cdfjcric)多谢配合!
未经授权,数据和观点不得转载
来源:CRIC克而瑞四川
作者:克而瑞四川
相关标签:
银行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