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山大校友,做出一个协作机器人IPO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IPO观察 观察君 4.2w阅读 2023-02-21 10:34

版权信息|本文ipo观察(ID:ipo2012)原创

又一家协作机器人谋划IPO。
1月20日,中金证券官网发布公告,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正接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预计2023年4月至5月结束上市辅导工作流程。
据了解,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7月30日,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及桌面级机械臂的研发设计。至今,越疆科技已有7个系列十余款产品,品类涵盖桌面型机械臂、SCARA协作四轴、协作六轴等智能机械臂,其协作机器人及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服务、零售等行业。
越疆创始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怀揣着炽热的工业梦想,潜心研发,创新积累,最终带领越疆成长为国内唯一打通轻量型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机器人头部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
目前,越疆科技是机械臂细分赛道龙头,成立以来共经历7轮融资,投资人包括希格斯众创、娱乐工厂、深创投、松禾资本、中金资本、中车资本、温氏集团、云晖资本、势能资本、中网投、深投控资本等,最新一轮是2022年11月完成的D轮融资。
5个山大校友合伙创业,做出一个协作机器人IPO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本科就读于山大机械工程学院,大二的时候,刘培超就申请了机器人领域的两项发明专利。随后,刘培超开始参加机电大赛挑战杯以及一些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很不错的名次。
本科毕业后,刘培超因其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同时修管理学双学位,在校园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研三时,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的刘培超去了中科院苏州所,一次做实验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做一台小型的机器人作为自己实验助手的想法,于是产生了创业的念头。
由于机器人零部件的加工厂都集中在深圳、东莞一带, 2014年,28岁的刘培超研究生毕业后干脆来到深圳,并聚集了其他四位山大机械工程学院的同级校友组成创客团队
刘培超团队最初的设想是做工业机器人,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工业机器人领域成本高、关键部件价格被垄断,整体行业竞争较大。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四大机器人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垄断,且80%以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于是刘培超决定另辟蹊径,选择了以桌面机械臂为切入点,保留了工业机器人的性能的同时,体积更小价格也更便宜,以降低消费级用户的使用门槛及成本。
2015年,刘培超及其团队带着这个“轻量级智能机械臂”的创业点子,创立越疆科技。只是,让刘培超没想到的是,研发一款小型机械臂,竟比大型机械臂还难。
那个时候,我国还没有做桌面型机械臂的公司,这种高精度的机械臂,在整个上游核心零部件上几乎没有供应链,就算是进口,也都是给大型工业机器人配套的供应链。这意味着,要做出一款小型机械臂,其核心零部件电机、控制器等都得重新研发。
刚开始创业,没有资金,刘培超只能先“牺牲”一部分功能,把样机做出来,为了做出这个样机,刘培超团队“天天熬夜,头发都快掉没了。白天他们做着本职工作,晚上则通过网络协作研发样机,一直捣鼓到凌晨三四点。
在经历了整整8个月的“地下工作”后,刘培超终于研发出了第一代样机“DOBOT机械臂”。这款可以摆上桌面的机械臂,不仅会书法绘画,还会穿针引线。
他们把样机放在美国一个众筹网站上,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收到1000多台订单,还众筹到6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0万元),位列中国海外众筹项目前三。
刘培超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开门红,在第三代机械臂DOBOT M1量产之前,超过一半订单来自海外。
机械臂行业有四大“卡脖子”技术: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电机、减速机。刘培超并不满足购买零部件回来集成,越疆科技从底层的控制系统开始布局,又花了5年时间,才逐步攻克 “卡脖子”技术。越疆科技自主率比较高,其产品和技术的国产化率超过 90%,为业内首家拥有 0.5-16KG 矩阵的企业。
据官网信息, 2021年全年,越疆科技的机械臂销量达到1.2万台,业绩同比增长超100%。在此之前,越疆科技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连续三年(2018-2020年)登顶国产品牌机器人出口量第一。在全球桌面型机械臂市场,越疆科技的占有率超过70%。
越疆科技作为桌面机械臂的开创者,成了“成功过河”的少数派。首先提出并完整定义了轻量型智能机械臂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变为了现实,把国产机械臂推向全球。如今,这个年轻的创世团队还将实现每个创业者的梦想,收获一个IPO。
 脱胎于“山大系”的机器人企业
刘培超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母校山东大学的培育。
国内机器人领域除了业内知名的上海交大、哈工大、国防科技大、北理工之外,山东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水平也处于国内前列。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对机器人展开系统研究,刘培超的母校山东大学便是其中之一。山东大学下设机器人研究中心也是我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单位。
早在2010年,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便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实现高速TROT步态行走的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外接液压站,最高行走速度约为1.2M/S,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山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四足机器人中,面向科研教育平台的BILLY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BILLY的运动能力是国内同级别同尺寸机器人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平衡性、坡度训练,还是适应能力方面。
而且,这款四足机器人,除发动机外,零部件都属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性能,基本能实现发达国家性能的60%-80%。
山东大学还孵化出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产品有E-DOG、特种机械臂、YOBOGO等,并在教育机器人上布局一定的业务。
随着越疆科技走向资本市场,可以预见“山大系”机器人军团正在悄悄壮大。
协作机器人企业或迎“上市潮
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异军突起,成为工业机器人赛道中 “火热”的代名词。
背后的宏观逻辑在于,在工业生产方式不断向柔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变迁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很难再适应个性化的生产需求,更加灵活的协作机器人更能适应当下工业生产的需求。
同时,相比于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工业机器人而言,协作机器人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也承担着国产机器人弯道超车的重担。
2022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比增长1.5%,在整体市场增长疲软的态势下,协作机器人的增速却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及其他机型,同比增长达22.2%。
高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 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1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在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整体销量的占比达 51.02%。
资本市场上,协作机器人领域同样迎来融资热潮,国产厂商加速崛起。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金额高达40亿元,包括遨博、艾利特、珞石、非夕等一众知名企业,其中近半数为数亿元大额融资。2022年7月20日,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节卡更是完成了领域内迄今单笔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其D轮融资金额达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节卡也早早发起了上市冲击,2022 年 12 月 19 日,节卡机器人已经同国泰君安证券完成上市辅导协议的签署。
除节卡外,SRT、遨博、艾利特、非夕科技、思灵和珞石等厂商,在近几年均完成过超亿元的大额融资。未来,随着节卡、越疆等企业成功上市,协作机器人领域也将出现更多独角兽。
全文完,感你的耐心阅读。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请一定给本文“在看”、“点赞”,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

历史文章


A股: 长光辰芯 中策橡胶 大连融科 渔翁信息 望圆科技  节卡机器人 长光卫星 沃太能源  通力科技 想念食品 锦江电子 奥拉股份 微店集团 德尔科技 相宜本草  纵目科技 长寿花 明阳电气 华鸿股份  微导纳米  思哲睿 凯迪仕 民生健康 巨能股份  森歌厨电 海安橡胶 宁波晶钻 中欣晶圆 悦普广告 光远新材 凝思软件  博动医疗 国货航  慧翰股份  曹操出行 思必驰  硅谷数模 新湖期货 睿联技术 丹丹豆瓣 汉王药业 
港股:  优必选 友宝  多点数智 旭未来 国鸿氢能 维昇药业 古瑞瓦特 绿源集团  猪八戒网真实生物 巨子生物 连连数科 天图投资 海上鲜 大麦植发 华润万家  富景中国  华润怡宝 瑞浦能源  达势股份  深石公司 太盟投资 零跑汽车 百果园 乐华娱乐加立生科 薇美姿 和府捞面 英雄体育 杨国福上美集团
美股:Mobileye 富卫集团 Reddit 格芯 便利峰  天鹅到家  群核科技  亚朵集团  Soul  零氪

来源:IPO观察

作者:观察君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