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裸眼3D显示频频“出圈”,各大商圈都能看到裸眼3D大屏广告的身影,如成都太古里、重庆观音桥、武汉江汉路、广州佳兆 业等地的裸眼3D大屏纷纷成为网红打卡点。
事实上,早在2013年就有了裸眼3D显示技术,彼时也曾引起行业的轰动,但因为技术的局限性最终浸微浸消。曾经被冷落的裸眼3D技术,如今为何又被掀起了热浪?此次的爆火,又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多因素助推“爆火”
所谓裸眼3D,就是在无需佩戴外接设备(偏光眼镜、VR头显等)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形象的显示器。
其实现原理是通过屏幕表面添加特殊的光学层来达到3D效果。这些光学层能够控制光的折射和反射,从而使得屏幕上的图像看起来具有三维立体效果。
其实业界很早就开始展望一个无需穿戴设备的3D时代。过去十余年陆续有裸眼3D产品面世,但在终端内容网络三大方面的技术限制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
现如今这些问题被逐一解决,终端屏幕显示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成为了其破圈的主流因素。
近年来LED小间距甚至是超微间距的蓬勃发展为裸眼3D显示屏提供了极有利的支撑,其次视频原制作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以及配套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也极大的推动了裸眼3D的火爆。
除了技术突破以外,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也是此次裸眼3D技术的“火热”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将裸眼3D技术写入了发展规划中;2021年,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更是特别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2年1月10日,工信部、中宣部等中央六部门再加码印发《“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这一政策的落地也为与裸眼3D息息相关的户外LED领域打下一剂强心针。
近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IMT-2020(5G)推进组携手中国信通院、华为等3D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发布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支撑裸眼3D关键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构建。
显而易见,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国内裸眼3D显示在产业化水平、市场应用等方面
才有了快速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行
目前裸眼3D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游戏、电影、广告等领域。现在许多智能手机也内置了裸眼3D屏幕,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观看动作电影、3D游戏等方面。
除了娱乐领域,裸眼3D技术还在医疗、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医疗领域可以利用裸眼3D技术进行手术模拟和病例展示,教育领域可以利用裸眼3D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和教学。
再如中兴通讯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大唐西市等,联合助力文物展览、景点宣传、古城保护、投资推荐等场景。
同时,不少厂商也开始布局裸眼3D小屏产品。如宏碁在去年5月的全球春季新品发布会带来裸眼3D版电竞本;Leia发布裸眼3D安卓平板。
据不完全统计,A股涉及裸眼3D业务的上市公司有奥拓电子、启迪设计和创维数字等18家。随着信息技术、光学技术及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3D 显示技术实用化功能不断被拓展,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未来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2023年中国裸眼3D行业投资规模为9.4亿元,2026年裸眼3D行业投资规模为10.78亿元,预测2021至2026年裸眼3D行业投资规模复合增长率为5.31%。
一个庞大的市场无疑就是一块香饽饽,然而机遇来临的同时,也有着许多挑战并行而来。
目前国内公司裸眼3D技术主要有柱镜透视、遮蔽视差以及多指向光源。各项技术都有其优劣性,技术之间的市场占有率,且国内的公司基本特点是规模小、分布散,市场定位以及产能等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视角问题。由于观众的位置和角度不同,他们所看到的3D效果也会不同。这意味着在裸眼3D技术中,需要为观众提供一个较小的观看范围;裸眼3D技术还需要更加高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因此成本也较高。
哪些领域有望受益?
裸眼3D显示屏集光学、电子、3D显示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于一体,是下一代显示屏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或将催生LED行业的新一轮周期。
在军事领域,3D全息投影技术可模拟战场环境,从而提供分析决策与行动的支持,真实且便携;
在教育领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动态的、具有时间性和故事性的虚拟影像来展现历史,真正达到学生参与体验,实现寓教于乐;
在舞台效果上,能使观众直接看到舞台上立体的虚拟人物和景物,从而营造出亦幻亦真的视觉氛围,具有超级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总得来说,国家高度重视裸眼3D行业的发展,再加上光学、动态眼球跟踪、AI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品类和款型的日益丰富,预计裸眼3D未来1-2年内将成为新的主流业务。
但同时,要想裸眼3D市场长远稳定发展,在核心器件研发、硬件水平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证券之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