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数据。
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情况来看,随着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11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动能继续成长,国民经济整体上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方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202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2%,从这些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指出,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未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房地产领域有关政策,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趋于改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05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3%。商品房销售额105318亿元,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3%。
趋势上看,自3、4月份“小阳春”之后,无论金额、面积累计增速均逐月下滑,市场持续承压。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政陆续出台,销售面迎来边际改善,体现在面积累计增速下降速率连续5个月收窄、金额则是连续4个月收窄。由此可见,目前房地产市场尚处在底部修复、震荡调整过程中。
我们认为,当前政策利好效应仍在发酵,且能对市场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实际上,京沪同天发新政,也为市场信心的恢复注入强心剂,夯实了下半年以来销售边际改善的趋势。这一点从单月销售指标的企稳、改善也同样可见。
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93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金额8157亿元,环比分别增长2%和1%,保持底部企稳格局。同比来看,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下降10.3%和8.6%,面积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是下半年以来次低降幅。
销售的边际改善、底部企稳一方面是新政带动购房信心的回升,另一方面源自房企推盘节奏的加快。根据CRIC重点百城数据,11月新增供应环比增长32%,改善需求仍是市场主力军。譬如成都、西安、杭州等优质供应集中入市带动刚改和高改需求集中入市,中心城区改善项目去化明显优于外围刚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13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5309万平方米,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87456万平方米,下降21.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3737万平方米,下降21.5%。房屋竣工面积65237万平方米,增长1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7581万平方米,增长18.5%。
竣工在今年行业指标中表现比较亮眼,得益于“保交楼”是行业聚焦点和核心点,也是未来行业出清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增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11月竣工面积增速较1-10月略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仅高于一季度,但从增速绝对值来看依然保持在相对高位。
单月来看,由于2022年基数相对较低,竣工单月同比走势同样“强势”,同比增速始终维持正增长,3月、7月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2%和33%。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四季度竣工指标走势“冲高回落”,单月同比增长势头略有放缓,11月同比增长12.2%,较上月涨幅收窄1.1个百分点,涨幅仅高于2023年1-2月。
实际上,11月竣工量环比增长56%,绝对量再创2019年以来单月新高(剔除1-2月份干扰波动),年末有翘尾的趋势。
新开工弱势的格局在四季度不断边际改善,累计降幅连续四个月收窄,1-11月降幅较1-10月收窄2个百分点。11月新开工面积827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4.9%,单月同比增速时隔29个月再次由负转正,这与前期基数相对较低不无关系,由于疫情的影响,2022年11月新开工面积实际为2014年以来新低。若看2023年前十月均值,11月新开工面积则较月均增长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较1-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8852亿元,下降9.0%,降幅较1-10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自年初大幅收窄之后,随即一路下滑,年内整体承压。但自下半年以来,出现边际改善的信号,累计降幅趋缓,降速持续收窄。
11月单月走势喜忧参半。从绝对量而言,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123亿元,环比下降6%,为2016年4月以来新低,较2023年前十月月均下降15%。同比来看,降幅较10月收窄0.7个百分点至-10.6%,降幅为下半年以来新低,呈现底部修复态势。
开发投资压力来自于新开工及土地购置指标的走弱。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2%。而根据CRIC监测的全国300城土地成交来看,1-11月份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比下降21%和20%。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12月恰逢房企业绩冲刺季,供应有望持续回升,不排除部分房企为冲刺业绩而进行年末大促,考量此影响,预计整体成交环比有望止跌回升,但涨幅预期5%-10%之间,全年累计成交跌幅有望在5%-10%。
城市分化预期延续,短期内热点恒热的成都、西安、杭州等热度或将延续,上海、北京等还将保持平稳运行,南京、武汉、苏州等核心一二线城市预期在年末迎来一轮放量,而多数城市还将延续筑底,年末“翘尾”增幅有限。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